瑜伽八十七卷六页云:若欲一切皆宿因作;名自作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相对于显密二教之文殊菩萨像,禅门所用之文殊菩萨像体黑,发长,蒲衣,偏袒右肩,右手持梵箧,此像称为草衣文殊。约...【时分差别】 p0916 瑜伽一百卷十四页云:云何建立时分差别?谓于过去世,有无间已灭;有邻近已灭;有久远已灭...即夜间不睡觉,结跏趺坐,或念佛,或参禅,或看话头,盘踞终日,不分昼夜。乃了生脱死,速证涅槃之要行。 p983...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秘密乘。依真言陀罗尼之法门,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术语)又作克证。必获圣果也。归敬仪曰:在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禅宗公案名。指后唐庄宗(同光帝)对兴化存奖禅师引幞头脚,而得禅师示悟之一段对话。幞头,系头巾一类物。景德传灯...(术语)杂乱染污真性者有三:一、烦恼杂染,起贪瞋我见等烦恼而杂染真性者。二、业杂染,由烦恼而造种种之恶业,以...为日本修验道(本为天台宗寺门派)大本山,位于京都市左京区圣护院中町。为圆珍所创。平安朝末期,法亲王入室,兼园...恶说者,谓恶言说也。徒为无用之论义者,是为恶说,修行之人,恶说不可有也。...位于韩国庆尚北道金山郡黄岳山之东南。高丽朝初年,为能如大师所创建。因其营造时不用规矩,而以手直指基处,故称直...禅林用语。一声震动天地之雷鸣能兴起清凉风;引申由于得悟,则一切烦恼消除殆尽。碧岩录第四十九则(大四八·一八五...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去勉强的随顺,完全就耽误了自己的道业。这个常摄居士在八百年...问: 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请问这句话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前讲的念佛往生,径中径又径有相似的地方,但角度不一样,一...
推行健康食物的学者们,在好几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句格言,即吃对了食物,你就可能减少得到癌症的危险。国际科学学会...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发心不正的话,你的发心不是为了要了生脱死,如果没有彻彻底底...或曰: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时各随其人而救护之耶?即能救护,亦不胜其劳矣。殊不知并非观...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自作论
【法相辞典】
【自作论】 p0596
上篇:自业 | 下篇:自心相 |
凡二卷。全称大兴心宗佛德广通国师虎穴录。又作悟溪和尚语录、悟溪录。日本临济宗僧悟溪宗顿(1416~1500)撰,宗柱...
草衣文殊
时分差别
不倒单
密宗
克圣
光帝头
三杂染
圣护院
恶说
直指寺
一声雷震清飙起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吃对食物就能减少得癌症的风险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印光大师《广大灵感的观音菩萨》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