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故事)佛以金杖与裂裳,悬记小乘十八部之分派。寄归传一曰:裂裳金杖之喻,乃表证灭。俱舍颂疏一曰:大圣喻折金杖...梵语 trimūrti。指摩醯首罗天、那罗延天、梵天为一体,而亦三分。此系外道小乘所立之说。外道小乘以梵天为创造神,...【默】 p1389 瑜伽二十四卷十四页云:复如有一,随先所闻、随先所习、言善通利、究竟诸法,独处空闲,思惟其义,筹...【不动地】 p0321 瑜伽四十八卷十八页云:于此地中,舍先所有有加行有功用道,其心升上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而转不动胜...即结“与愿印”之手相。与愿印,印相为右手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摄真实经、大日经疏卷十...(一)唯识家依遍、依、圆三性立三空之义。即:(一)无性空,又称无体空。谓遍计所执性于妄情之前虽有,然其体性实无。...【世俗上座】 p0510 集异门论四卷四页云:云何世俗上座?答:如有知法富贵长者,共立制言:诸有知法大财大位大族大...(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譬喻)大海有龟,腹有一眼。随波浮游于中,遇大木之穴则乘之,偶风吹来,遂覆此木,龟仰向其腹之一眼,当于浮木之...(术语)心悬一处而不忘也。大乘义章二曰:常守一缘,不能舍离,于缘发悟名忆。...(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是无上依经之校量造佛功德品第一与附属品第七之别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说,人是非常卑微、渺小,非常无能、无力的,人生在世可以说非常的悲苦,所...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各位大德新年吉祥,万事如意,佛光照亮世界,法喜充满乾坤,人...
弘一早年是才子,中年是艺术家、教师,晚年是一代高僧。他皈依佛门后,甘守枯寂,精研律典,广布佛法,并身体力行,...在警卫森严、阴风凄凄的阎王殿上,阎罗王威武地高坐在大椅上,两旁的鬼卒,青面獠牙,手持刀剑戟叉,等待着执行他们...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楼烦县人。 大师从小爱学习,13岁时,就跟随舅父到许昌、洛阳...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和其他经咒?还是单念南无阿弥陀佛更佳?...大卫的叔父在波士顿,是个商人,要让他在自己店里工作,所以大卫就往波士顿赶去。夏日里起早摸黑地赶路,实在太疲乏...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无造过余地,何云有过?非也,大非也!殊不知无量劫来,所造五...
僧五净德
【三藏法数】
[出诸德福田经] 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梵语菩提。华言道。)二毁其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是为第二净德也。三永割亲爱谓投佛出家。割绝父母亲爱之情。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三净德也。四委弃躯命谓出家之人。能委弃身命。无所顾惜。惟务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四净德也。五志求大乘谓出家
上篇:五种大师功德 | 下篇:比丘入众五法 |
【无住处涅槃】 为四种涅槃之一,谓断所知障所显现的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
金杖
一体三分
默
不动地
与愿手
三空
世俗上座
圣法印经
一眼之龟
忆
甚希有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慧律法师《熏染佛心》
净慧法师寄语2012

弘一大师与太虚大师的法缘
人生三十年

【推荐】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幸运和不幸,都曾光顾过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