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文殊与普贤为两胁侍,文殊为左之侍者。净名玄四曰:文殊既是释迦左面侍者,此土行最高。释门正统曰:若以菩...(名数)一空谛,谓因缘生之事物,体性实空无之道理也。二假谛,言体性虽空,而假相实存在之道理也。三中谛,言空假...子题:智人由来不嗅误饮酒不结提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若酒,作酒想若疑,若无酒想,皆堕。莫非取境犯;谓...亦名:郁头蓝上极非想还沈阿鼻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若修世禅,缘色缘心,虽经上界,终还生死,未有出期。如 郁头...又作韦陀论、吠陀论。为印度古代婆罗门之经典。韦陀,梵语 veda,意译明;明,为智之义。婆罗门立四明论,佛教则立...【阿梨】 或云:此方无,故不翻。其树似兰,枝若落时,必为七分。义净译孔雀经:头破作七分,犹如兰香蕱。复自...(经名)一卷,失译,法华经陀罗尼品所列十罗刹女之修法也。...指起妄念,心意驰放不定,譬如狂奔之马,飞跃之猿。今多用以比喻一个人心思变动不定,与“三心二意”之义相近。 p1...(一)指日天及月天。 (二)指同生、同名二天。此二天分别与人同时而生、同其名字,常与该人相随伴。八十华严卷六十(...为“有相安乐行”之对称。天台宗以理观为无相安乐行,事诵为有相安乐行。此乃天台宗基于普贤观经之说,及据南岳慧思...(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现在这一块的因缘,我们叫做承受果报。佛教徒对于承受果报,你...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的人,是我的一位远房叔叔。 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有时会记恨...
南非治安不佳,不少慈济志工都曾遭遇抢劫。有一次,一位志工回台湾告诉我他被抢劫的经过,他说:「感恩啊!师父,幸...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佛教没有正法,佛教就失去灵魂。庙盖的再大,只是一个表相、...
这个地方讲五阴无我,也就是讲前面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为什么这个地方讲阴呢?阴是遮蔽的意思,...
以前我学佛后,内心很刚强,常拿因果来评价别人。说这个人杀生,以后怎么样,说这个人邪淫,以后怎么样。以前我习气...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我们修净土的人,当然以阿弥陀佛当你的本尊的...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修道,大丈夫要用勇猛精进的心来...
五轮三昧
【三藏法数】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轮有运转摧碾之义。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亦必勇猛精进。摧破惑业。从浅至深。从凡入圣。亦犹轮之义也。一地轮三昧地有二义。一住持不动。二出生万物。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若证未到地定。顿觉身心相空。泯然入定。定法持心。如地不动。由未到地出生初禅种种功德。亦犹地之能生物也。是名地轮三昧。(未到地定者。谓于欲界中修禅。身虽未到初禅。而已得初禅定也。)二水轮三昧水有二义。一润渍生长。二体性柔软。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
上篇:五后得智 | 下篇:五因 |
【宴坐】 p0948 瑜伽二十四卷二页云:言宴坐者,谓如有一、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结加趺坐;端身正愿,...
文殊为释迦胁侍
三谛
饮酒戒疑想
世禅虽经上界终还生死
明论
阿梨
法华十罗刹法
心猿意马
二天
无相安乐行
理曼陀罗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付出,不是发给东西就好
【推荐】慧律法师谈正法

五阴无我,虚伪无主

不能拿因果来衡量别人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