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华严宗以寄位显示教门深浅之差别,如寄别教一乘位之顺序于终教等。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举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寄位五...【身表业】 p0675 成唯识论一卷十四页云:且身表色、若是实有;以何为性?若言是形;便非实有。可分析故。长等...【不受他人如法悔谢戒】 p0343 瑜伽四十一卷十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所侵犯,彼还如法平等悔谢。怀...我国南宗禅各派之总称。指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加黄龙与杨岐二派,则称为七宗。禅宗自初祖菩提...子题:晋魏、京辅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一、叙游方)余周行晋魏,及本京辅,所有律席,罕不登临。至于难缘,全...唐代僧人。天台宗九祖。俗姓戚,常州荆溪(今江苏宜兴)人,世称荆溪大师。幼习儒学。17岁游浙东诸地,寻师访道。开...(术语)愿求西方之极乐也。往生要集一部明十大门中有曰:第一厌离秽土,第二欣求净土。...【威仪圆满】 p0884 瑜伽三十卷七页云:云何威仪圆满?谓于昼分,经行宴坐。于初夜分,亦复如是。于中夜分,右...【无间入诸等至】 p1077 瑜伽十二卷四页云: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然未圆满清净鲜...(地名)又作萨卢国。译曰杉国。见翻梵语九。梵Sālve-śālva。...【随至施】 p1366 俱舍论十八卷十三页云:随至施者:宿旧师言:随近已至,方能施与。 二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二页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释义: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和理由。...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
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谓由断除烦恼,尽除生死,所显清净无染、不生不灭之境界,于中...他叫库玛,出生于加尔各答北部一个贫困山村。 因为贫困,他只在学校待了三年;因为贫困,十五岁的他便只身前往孟买...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带出界外来食用吗?这样居士会不会犯戒? 天因法师答:这点要...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无论是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没有得...
《华严》喻药王树,若有见者,眼得清净,乃至耳鼻六根,无不清净。众生见佛,亦复如是。以见圆觉佛,闻普门法,神力...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
五种性
【三藏法数】
[出四教仪] 种者能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性有三种不同。有理性之性。有性分之性。有数习之性。此之五种。乃数习性分之性也。以由菩萨修观断惑。证理历位。从十住至于等觉。次第浅深不同。故有五种之性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性。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一习种性谓十住菩萨。研习空观。破见思惑。是名习种性。(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
上篇:五种菩提 | 下篇:五性成佛 |
(动物)又作羯随,迦毗。鸟名。译曰好声鸟。玄应音义四曰:羯毗或言羯随,或云迦毗,此皆梵音讹也。此译云:迦毗声...
寄位五相
身表业
不受他人如法悔谢戒
五家
受戒问遮难须先教授令知体相
湛然(711-782)
欣求净土
威仪圆满
无间入诸等至
萨罗国
随至施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
印光大师法语摘录之信愿篇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只要有力气、有想法,幸福一定会来临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