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日本佛教艺术用语。“一木造”之对称。即造佛像时,使用数根木材接合之方法。日本自平安中期之定朝(为日本造佛师之...(术语)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天台仁王疏上曰:信三宝及戒不坏,名四不坏净也。...【身作证】 p0675 瑜伽十二卷六页云:身作证者:于此住中一切贤圣,多所住故。...【不为他说如实正理戒】 p0343 瑜伽四十一卷十五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唯识家谓与五识(眼、耳、鼻、舌、身)同时生起之意识。为四种意识之一。即指意识中之明了意识。明了意识与五识俱起...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阿含等经云,于受戒前忏罪已,然后受法。”(随机羯磨卷上·一六·五) 羯磨疏·诸戒受法...北宋僧人,佛教史学家。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成年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入天台山受具足戒...(杂语)愿求善法也。...【威仪处苦】 p0884 瑜伽四十二卷九页云:威仪处苦者:当知卽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菩萨于中,若行若坐,昼夜恒...【无为法有二种】 p1077 成唯识论二卷四页云:然契经说有虚空等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设有。谓曾闻说...(术语)七转,又曰七声,亦曰七例。依语尾之变化知体业等之差别者,谓之苏漫多声Sub-anta(名词),九例又名二九韵...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僧伽吒经...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宗风远播,名扬四方。偶因诸多病缘,遂发心专志念佛求往生。神...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此举世亲知亲见...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问: 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 大安法师答: 修学佛法,没有传...
一切境界都是幻境,由于轻昏觉照不明,出现种种虚幻现象,只要当下一照,幻境即消。惟消后断相续心,急提佛号或话头...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里面唯识派非常重要的一位导师印度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刚开始...
问: 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你就不要管别人的态度了...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了,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人肯买?一个和尚立马就站出来说,那我...
五种菩提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位菩萨。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利益众生。是名伏心菩提。(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
上篇:五行 | 下篇:五种性 |
(人名)Kanabhuj,旧称蹇尼陀Kanāda,译曰食米斋。嗢露迦仙人之别名。胜论之祖。唯识述记一末曰:或名羯拏仆,羯...
寄木造
四不坏净
身作证
不为他说如实正理戒
五俱意识
受戒前须忏净方堪圣法
赞宁(919~1001)
欣求
威仪处苦
无为法有二种
七转九例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印光大师《因果》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大安法师: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

持咒不可作降魔想,起嗔恨心,魔是妄想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