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912~985)日本天台宗僧。近汀(滋贺县)人。十八岁于比睿山出家,从喜庆、满贺、觉慧诸师受显密之业。尝于兴福寺...(地名)观音之住处,宝陀洛迦山Potalaka也。又作补陀洛迦,布呾洛迦补陀洛。祖英集曰:宝陀岩上客,应笑未归人。冷...(书名)一卷。日本空海着。说吽字由贺阿污么之四字而成,明其实义述此字具一切万法者。与大日疏之阿字解释,皆以最...(555~630)隋唐时代僧。徐州彭城(江苏铜山)人,俗姓刘。十二岁,从叔祖智强出家,智强曾任广陵大僧正。十六岁,...【碍复】 p1447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卽如是所说相爱、緾众生故;说明为碍。由随眠故;说名为覆。...【欲界无学】 p0986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欲界无学、谓生欲界阿罗汉果。...唐代之佛教社团。长庆二年(822),杭州龙兴寺南操邀请灵隐寺道峰讲说华严经。南操听闻华藏世界品而心生欢喜,故发...全一卷。唐代义净译。又称数珠功德经、校量数珠功德经、曼殊数珠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乃说明持数珠之功...(地名)又作月氏。国名。在印度之西。史记大宛列传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也...(经名)Amitāyurvyūha-sūtra,又Sukhāvativyūha-sūtra,具名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赵宋法贤译。无量寿经...谓凡夫心中含藏可开为佛果菩提之种子。 p1400...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二种,造作等流。先看领受等流。 二、等流果。领受等流果谓出...问: 师父,最近几年生意不好做,我想着改变,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求师父指点一下,感恩。 慧广法师答: 有一个人...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出家80年来始终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愿行化于...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 《彻悟禅师语录》 首先提出众生在认知层面上狭劣的特点:知...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佛陀带着比丘们一起到城里托□乞食,当他们走到一条巷子时,突然遇到一位婆...
(第一讲) 我们尊敬的化通长老慈悲,真常法师慈悲,各位常住师父慈悲,各位居士同修,大家下午吉祥。 感恩我们祖印...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所有的外境悉是吾人的业心识所变现出来的,一切唯心造。基于这...佛灭度后的七百年,在罽宾国,有一只恶龙王,名叫阿利那。这只恶龙经常兴风作浪,酿成灾害,危害百姓,恼害贤圣。罽...
五种般若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疏刊定记]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语言文字。性本空寂。故名文字般若。四境界般若境界即诸法之境界也。谓境无自相。由智显发。以根本后得二智。照了一切诸法境界。悉本空寂。从境得名。故名境界般若。(根本智者。即菩萨亲证本
上篇:华严五为 | 下篇:法华五重玄义 |
【隙弃罗】 此云锡杖,由振时作锡锡声故。十诵名声杖,锡杖经又名智杖。亦名德杖,彰智行功德故。圣人之幖帜,...
良源
宝陀岩
吽字义
慧乘
碍复
欲界无学
华严社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
月支
无量寿庄严经
心地含种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生意不好该如何改变
本焕老和尚:佛教与慈善事业

要「知大」,要「见远」
婆罗门索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