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717~777)唐代僧。河中虞乡(山西虞乡)人,俗姓郭。识鉴渊旷,风表峻越,学通内外。天宝八年(749)登坛受戒,...(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五。观见极乐净土八功德池之相也。经曰:次当想水,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中略...(界名)热地狱之第四,谓之叫唤地狱,第五谓之大叫唤地狱。...凡二卷。唐代慧苑撰。本书就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中之难字加以注音释义。为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之略称。又作...【坏苦行苦以异门说】 p1446 瑜伽二十七卷十九页云:问:何故世尊苦苦一种,以自声说:坏苦、行苦、以异门说?答:...【欲轭离系】 p0986 集异门论八卷四页云:云何于欲轭离系?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多闻圣弟子、于欲集没味患出...凡九卷。唐代澄观撰。又称华严经疏钞玄谈,华严悬谈、清凉玄谈。收于卍续藏第八册。本书记述八十华经之纲要,系将清...曼殊沙,梵语 majūsaka,巴利语 majūsaka。又译作柔软华、白圆华、如意华、槛花、曼殊颜华。其花大者,称为摩诃曼...(一)指戒。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故称戒为“心地”,乃梵网经中之语。 (二)指菩萨之十信、十住、十行...据辩意长者子问经载,众生能行此五事,则得生于天上。五事指:(一)慈心,谓人不杀众生,爱惜物命,令众得安。(二)贤...【词无碍解】 p1186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于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卽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1.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施,所以义工都是知行合一的菩萨行者。大家各尽己能,努力耕耘...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觐见一位老和尚。到那里的时候,恰好方丈殿里来了一拨客人,在跟老和尚请法。 有一位来客问道:大...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 你们大家今天辛苦了!过去人讲:念佛就成佛!你们将来都要成佛的。...问: 末学有个问题请教,我是一名医生,业内常有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古人云:不为良相,则...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的处世良方就在于谦恭二字。 李叔同所说的以愚和谦自居,确实...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着。释迦佛说末法时代的众生要想超出苦海、脱出轮回、了脱生死,必...
华严五为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正为华严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唯为不思议乘菩萨说。又云非余境界之所能知。普贤行人方能得入。是名正为。(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二兼为谓此经兼为未悟入众生。闻者而能信向成种。经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消。故地狱众生。十地顿超。而大海劫火。不能为障。是名兼为。(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三引为谓权教菩萨。不受圆融之法。于十地中寄位显胜。借其三乘行
上篇:华严五周因果 | 下篇:五种般若 |
【犍椎】 声论翻为磬,亦翻钟。资持云:若诸律论,并作犍槌,或作犍椎。今须音槌为地。又羯磨疏中,直云犍地,...
良贲
宝池观
叫唤大叫唤
慧苑音义
坏苦行苦以异门说
欲轭离系
华严玄谈
曼殊沙华
心地
五事生天上
词无碍解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迷茫时就读读这8句话

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修行是细水长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本焕老和尚:要成佛就要结众生缘
如何看待收取药物回扣的现象

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