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辩意长者子问经载,众生能行此五事,则得生于天上。五事指:(一)慈心,谓人不杀众生,爱惜物命,令众得安。(二)贤良,谓人不盗他人财物,布施无悭,济诸穷乏。(三)贞洁,谓人不犯外色,护戒奉斋。(四)诚信,谓人不欺于人,护口四过,永无谄佞。(五)不饮酒,谓人尊崇善法,坚修梵行,不因酗酒而发狂乱。 p11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据华严经疏卷七载,(一)唯性土,唯性,即如来所证法性之体;谓如来之体,身外无土,土外无身,身土不殊,唯一法性。...又作远沾妙道。指佛陀示寂后,众生于去佛遥远之末世中听闻法华经,而沾受恩惠。法华文句记卷一上(大三四·一五七中...(术语)两部之大日,同以六大法界为自证三昧故名法界定。金刚界之大日印,金刚顶谓之智拳印者,是两部差别门也。若...北宋僧人。字约言,俗姓金。又称法智大师、四明尊者。四明(今浙江鄞县)人。7岁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出家。 15岁受具足...(术语)总持之法门。总有法义咒忍四种。然密教所称者,别就第三之咒总持而言。指咒之一,而谓为总持门。总即别名也...(?~742)日本华严宗初祖。唐代新罗国人。早年出家,曾来中国从贤首法藏大师学华严。日本天平(729~749)年中赴...乃指天台宗所谓:佛界至地狱界等十界互相具备其他境界而言。今谓一心能造十界之因果,人心已具足十界,可知十界之心...(一)为天台宗所立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之一。宣说华严等诸大乘经中不共二乘之旨。此教别为菩萨说恒沙俗谛之理,...(杂名)译曰雉。见大威德陀罗尼经七。Kapijala。...(譬喻)以火宅譬三界。...(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三卷过以后,整个《楞严经》的基础就讲完了,后面的半卷广破余疑其实从这个观念发挥出来。...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十九...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要一直用功下去。就像来果老和尚...
我叫净心,今年48岁,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工薪家庭。在七八十年代,因父母工作稳定,哥哥姐姐做点生意,故家道较为...
当我们进入到佛教寺院时,通常会先经过山门,有时也会遇到寺院并没有单独建山门的情况,偶尔又会听到不是山门而是三...
孔夫子生在春秋时代,这个时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后期,王室衰弱,名家诸侯对周天子大多是阳奉阴违,各自藏有私心,扩...我们常常会忽略一些小问题,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却没想到积水成湖。人如果在小事上不能把持,最...如果我们花许多的时间担忧昨日发生过的事,以及明天将会发生的事,我们是不可能享受人生的.我们为明天担忧,因为我们...
五事生天上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事生人中 | 下篇:五事成就 |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又】诸佛...
修多罗
五种土
远沾妙道
法界定
知礼(960~1028)
总持门
审祥
十界互具
别教
迦迦婆迦频阇逻
三界火宅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悲咒的功德从哪里来
罗睺罗尊者-密行第一

不可将心待悟

佛法入心,毒海回头

是「山门」还是「三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