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pandaka。音译半择迦、般吒、般荼迦、半择、半挓迦。意译为阉人、不男。即指男根损坏之人。据十诵律卷二十一、...(杂名)大小便也。法华经授记品曰:便利不净。...位于浙江天台山之极顶,规模宏伟,工程艰钜。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德韶大师建,原称善兴寺,后因年代久远,屡...众生的心有五种的散乱,即 一、自然散乱,谓众生的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 二、外散乱,是意根...(名数)老子孔子颜回也。止观五曰:元古混沌,未宜出世。边表根性,不感佛兴。我遣三圣,化彼真丹。礼义先开,大小...(天名)对于胜军不动,胜军地藏而有胜敌毗沙门。以毗沙门为战神故也。...(一)指声闻藏。为世亲菩萨所说。[摄大乘论释卷一] (二)又作下马。乘者下所乘之物以表敬意。佛世时,频婆娑罗王屡...凡四卷。清代圆鼎和空编。内容系集录有关云南僧俗之传记,计有法源编、应化编、隋释编、唐释编、后晋释编、后周释编...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正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根。复次学定无学定。及一切...【二种自赞毁他】 p0034 瑜伽八十八卷十三页云:复次略有二种自赞毁他。谓唯语言及说法正行。若唯语言而自称赞...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据大智度论卷二记载,系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之...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以表达。过去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那时大家都默然不识,只有...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攀缘心,在《楞严经》讲到两个内涵: 第一个,是业力的问...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一段: 此中谨恭录《成唯识论》卷首之造论因缘,以明唯识教学...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
有一个大富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取用不尽,尤其妻子贞美贤慧,更使他欢喜。 长者结婚多年才生下一个儿子,自然...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的,最粗重的就是色阴;色阴所引生的根结,就是动静两种的结...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各位发大心的义工,我们今天进入第二天的弘法大会...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为禅、教、律、密、净五宗,并指明净土宗为各宗的归宿: 如来...
五人说经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佛说谓如来出现于世。为度众生。广说种种诸经。但自金口所宣者。是名佛说。二弟子说弟子即声闻缘觉菩萨等诸大弟子也。谓佛在世时。承佛加被。各运神通。随机演教。化度众生。是名弟子说。三仙说仙即佛会之中。诸大仙人也。谓其从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扬正法。饶益有情。是名仙说。四诸天说天即梵释等诸天也。谓如帝释。每于善法堂上。常为忉利诸天。演说般若大经等。是名诸天说。(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梵语
上篇:五类说法 | 下篇:五种不翻 |
(术语)如来之梵音也。无量寿经下曰: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
黄门
便利
华顶寺
五种散乱
震旦三圣
胜敌毗沙门
下乘
滇释纪
定根
二种自赞毁他
七情六欲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一言一行皆成因种:呻号比丘的口业果报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慧律法师《佛教的解脱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