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如来之梵音也。无量寿经下曰:“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界名)又作阿维罗提。阿閦如来之净土名。...(一)为梵语 ābhidhārmika 之意译。即阿毗昙师。指通达三藏中之论藏者。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三举出经师、律师...(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阿难思念十二缘生之深义,以此问佛,佛为广说,即中阿含大因缘经也。...【二种于断所证】 p0033 瑜伽六十八卷五页云:复次略有二种于断作证。一、于种子伏断作证,二、于种子永断作证...在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的八不中,显示出诸法实相的理体来。...【慢】 p1277 瑜伽八卷三页云:慢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外及内、高下...【不犯】 p031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不犯者:不由失念而现行故。...(术语)唐善导以观经一部所明十六想观之行,摄于定散之二善,前十三观以禅定之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故名之为定善...(1090~1167)北宋天台宗僧。四明(浙江鄞县)人,俗姓薛。字德固,又称亦宗。号草庵、安住。少投太平兴国寺出家,...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杂语)又作波抳,译言水。涅槃经十三曰:如有一人善解杂语,在大众中。是诸大众热渴所逼,咸发声言:我欲饮水!我...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地藏十轮经...
诸法无常,无常的意义就是生灭法。变化无常,不是常义,这个缘不是常有的;因果相续,没有间断的。诸法无常,但是因...古时候的人很迷信,例如从前在一个小地方常有大蟒蛇出来作怪,当地的人都认为蛇已成精,所以常常祭拜它,并且每年送...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分别心,这个《金刚经》里说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惨淡阴冷的阎罗殿里,阎罗王寒着一张紫绛色的黑脸,坐在大殿中审问一群迷离飘泊的魂魄,两旁的鬼卒拿着刀斧戟剑,龇...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慧律法师答∶ 刚硬的心叫做众生心;柔软心是佛菩萨的心,它永...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答: 在调伏烦恼过程中,觅心了不可得扮演非常重要的脚色。有...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将军武功高强可平定贼寇之乱,宰相博学多才可治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凡天...出污泥而不染是荷花的四品质之一。也是荷花最动人的地方。佛教之所以特别崇尚荷花,也在于荷花的高洁。 但是,荷花...
梵声
【佛学大辞典】
上篇:梵学 | 下篇:梵难 |
(术语)业为善业恶业,果为其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三有业果,一切皆空。楞严经四曰:唯杀...
阿比罗提
论师
大生义经
二种于断所证
八不显实
慢
不犯
定散二善
道因
六识
波尼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
女童勇伏大蛇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一毛不拔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