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饿鬼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诸处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常受饥饿,其苦无量,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术语)满果极成之法身也。对于应化法身而言。与法性身同义。璎珞经卷下因果品所谓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又名佛识,即第九庵摩罗识。庵摩罗华译为清净,即脱离一切无 明烦恼的意思。...梵名 ?ā?vata-sarva-tathāgata-jāna-mudrā''''prāpta-sarva-tathāgata-musti-dhara。其梵名之原义为“于常住...指玄妙幽微之旨趣,亦即宗旨之根本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大四五·二五四下):“语设将融,玄旨犹隔。”信心铭(...(名数)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又作达嚫(梵 daksinā)。檀越嚫金之略称。指施主布施三宝之金钱。[月坡录卷一](参阅“达嚫”5677) p6444...为慈恩大师所立。谓净土(极乐世界)有十种胜事,即:(一)化主所居,(二)所化命长,(三)国非界系,(四)净方无欲,(...(人名)Bhadrakapilā,比丘尼名。曾为波斯匿王所逼,其心无染爱,脱诣祇洹。佛言心无爱染,则无罪。见十诵律二、...锡杖顶部之六个环轮,表六道,振之,对内意味觉醒六道迷梦,对外则行脚时可避野兽。由此而转指锡杖。 p1311...(杂语)Vidhu,月名。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月名波奴,隋言光者。...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表现出,我们心里虔诚的恭敬佛陀来?这个就是根据经文,根据文...过分的贪欲,是很多人不快乐的根源。 没车子时候,想着买辆车子;有了车子,就想着换辆更好的。房子要大了才够气派...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
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今生所招来的果报。因果之道,丝亳不爽。《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在中国民间,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鬼节,要祭祀祖先,思亲报恩。而在佛教,也会在这一天,举行一年一度的盂兰盆会...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非颠倒,真的成假,假的成真。《目莲传》说目莲尊者,又扯到《...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修学不迷、不取、不动这六个字。而不迷是修行的...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所以第一步就是知苦,若没有深切感受到邪...
四大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 四大者。谓人之身。揽外地水火风四大而成内身四大。因对色香味触四微。故称为四大也。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若不假水。则不和合。经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皆归于地。是也。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谓唾涕津液等。名为水大。若不假地。即便流散。经云。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是也。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名为火大。若不假风。则不增长。经云。暖气归火。是也。四风大风以动转为性。谓出入息及身
上篇:四种我 | 下篇:四微 |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五,持明院之别名。以此处安置五大忿怒故也。中尊为般若菩萨,中尊之左边为降三世...
饿鬼道
果极法身
如来识
得一切如来智印如来
玄旨
四道
檀嚫
净土十胜
跋陀迦毗罗
六环
波奴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勿贪非分之物
佛心本有

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

鬼道的众生有哪些呢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