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修罗果报甚胜,邻次诸天,常好战斗,怕怖无极。在因之时,怀猜忌心,虽能行善,为欲胜他。作下品十善者,感此道生。...(术语)果上之功德圆满也。心地观经一曰:因圆果满成正觉。...如来的使者,即佛灭后努力弘扬佛法的人。...梵名 Vairocanah sarva-tathāgata-guhya-dharmatā-prāpta-sarva-dharmāprapacah。大日如来之异称。此如来得一切...日本佛教用语。即以摩多罗神为本尊所修之口传灌顶。中世纪时,日本天台宗所行口传祖师心要玄旨之秘法,后与学徒归命...(地名)蒙古之大砂漠也。慈恩传一曰:莫诃衍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传说)鳖遇枯旱,湖泽干竭,不能自至有食之地。时有大鹤,住于其边,鳖来求哀,鹤衔之飞过都邑。鳖问此为何等?如...(名数)经律异相六谓天上人中各有四塔。天上之四塔,如忉利天城东照明园中有佛之发塔,城南粗涩园中有佛之爪塔,城...临济宗门下之意。又作济门、济宗。临济宗为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临济义玄(?~867)为宗祖。此宗禅风自由活泼,为...凡十四卷。日本澄圆(1283~1372)撰。又作净土十胜论。内容论述净土教卓超众典,念佛超绝万行。由十篇构成,细别为...(人名)Bhadraśri,又作跋捺罗室利,贤首菩萨之梵名。华严探玄记四曰:跋陀罗,此云贤。室利,此云吉祥,或云德,...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我们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讲求效果。像我们做生意讲,挣钱了,效果好;赔钱了,效果坏。当你做一件事情,收不到效果...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使我们受到约束。其实戒律是自由的保证,是通...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
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自傲和两指不沾阳春水的清闲到谦逊和亲力亲为的刚强,从小资的...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们该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呢?这里有四点要留意: 一、知心 如...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我们最难抛舍,也让我们最为痛苦的贪欲是什么呢?是男女间的情...
四微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文句记] 四微者。谓色香味触也。因对四大。称为四微。又复四大皆由四微所成。故大智度论云。地有色香味触重故。自无所作。水少香故。动作胜地。火少香味故。势胜于水。风少色香味故。动作胜火。一微色者。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也。以其微细。故名色微。二香微香者。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也。以其微细。故名香微。三味微味者。谓舌所尝种种诸味也。以其微细。故名味微。四触微触者。谓身分所觉种种诸触也。以其微细。故名触微。
上篇:四大 | 下篇:四求不得 |
(名数)南山律依凭之注疏,有五种之大部也。俱系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分十二卷),二、...
修罗道
果满
如来使
得一切秘密法性无戏论如来
玄旨归命坛
莫诃衍碛
鳖不慎口
四塔
济下
净土十胜节笺论
跋陀罗室利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推荐】信佛后没感应?其实这些都是三宝的威力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从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师的出家经历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