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纳受具足戒于身之谓。 p4276...(杂语)九会曼陀罗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于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杂名)禅堂贴己名单之座位也。敕修清规日用轨范曰: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和合香】 p0798 杂集论一卷八页云:和合香者:谓和香等。...谓可制止不犯之过错,指轻罪而言。为“性恶”之对称。如饮酒、掘地伤生等,一般社会不认为罪恶,然为防止世人讥嫌,...(术语)自教迹者,即是法佛自证之教,即秘密平等教也。为于此中诸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义,随彼力能皆向...指菩萨于初欢喜地所得之智慧法门。百法,乃概称数目之多;明,即通达;门,即法门,含有入、差别之意。意即明了通达...(物名)又曰人头幢。大日经所云檀荼印也。...(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异喻之过。如声论师对于萨婆多师谓声为,宗)无质碍故(因),如极微(同喻),如虚空...(仪式)讲经一日有朝夕二座。夕之讲座云夕座。...中国佛教密宗祖庭。隋唐著名译经馆。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大兴善寺公园内。唐时为长安城内靖善坊。隋开皇元年(581),...(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
在我们欲界,与人类共属于欲界范畴的,还有六重天的世界。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是生在天道,但是跟我们这里,同样具有...问: 一切经典是佛证到的诸法实相,用言语流露出来的。众生的语言是由情识里生出来的,是由分别心生出来的。世间一...
问: 如何帮助一个有赌博,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大安法师答: 不务正业的人很多,都是无明烦恼习气很重。帮助他...
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案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诣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一次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
往昔,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开示:妻子易依恃五种力量,轻慢自己的丈夫,是哪五种呢?第一美...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任怨地为五百位婆罗门修行者张罗饮食,并且将道场布置得很整洁...
四法生福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正法经] 一恒行法施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如来所说正法。广为一切众生。而作利益。于已之心。无复吝惜。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二起大悲心谓修菩萨行者。常运大悲心利益一切。于诸破戒众生。方便遮止。不令为恶。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三化诸有情谓修菩萨行者。常以利他为心。广化一切有情。令发菩提之心。修习妙行。成就佛果。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四忍辱救护谓修菩萨行者。常应广运大悲之心。于
上篇:四梵福 | 下篇:入道四行 |
除一切恶趣,梵名 Sarvāpāyajahah。又作破恶趣菩萨、舍恶道菩萨。略称除恶趣菩萨。为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除盖障...
纳具
九会曼陀罗由来
单位
和合香
遮恶
自教迹不空悉地乐欲一切菩萨母明妃
百法明门
檀荼幢
俱不遣
夕座
大兴善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佛法宇宙观之欲界六重天
什么叫做无分别智

如何帮助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之相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