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密宗祖庭。隋唐著名译经馆。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大兴善寺公园内。唐时为长安城内靖善坊。隋开皇元年(581),文帝普诏天下,听任出家,广做佛事,大兴佛教。二年,移都南顿,敕令迁陟岵寺于新都“九五贵位”之地,重建为国寺。隋文帝在北周时原为大兴郡公,因以“大兴”命名。据《长安志》记载:寺建成后,崇广为京城之最,制度与太庙同。第一位寺主是与文帝为布衣之交的灵藏,兼领昭玄都。隋代住在寺内的有昭玄大统僧猛、继任昭玄统昙延及其随员等,协同王朝处理全国僧尼事务。开皇七年,召慧远、慧藏、僧休、宝镇、洪遵、昙迁等入京为“六大德”,并有僧众300余人入寺供养,令其为国行道。建寺同时即创设译经馆,先后有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彦琮等为主译,所出约占隋代译经总数半数以上。唐贞观三年(629),太宗令以波颇为主,于寺内译经。译馆所需令百司供给。天宝十五载(756),著名密教高僧不空住寺,为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帝师,封赐优厚。唐武宗禁佛时,寺院损毁严重。五代几不闻于世,宋代稍有修葺。清顺治五年(1648),僧人麸斋筹款大修。康熙二十三年(1684)川陕总督平安纳又率文武官僚施资大修,历十余年始竣工。 1945年,太虚法师等于寺内创设世界佛学苑巴利学院。1955年,政府拨款全面大修。有殿堂五进,配以廊庑僧寮,规模为西安今存众刹之首。(王亚荣)
佛教词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正文
【应往乃至应默】 p1401 瑜伽七十一卷十一页云:复次云何善知我于是中应当往诣乃至应默?谓若略说,为此应往,乃至...(经名)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时,请僧护为说法者。迨至海中,龙王乞僧护去授四龙子以四阿含经...指贫者以虔诚之心供养一灯,其功德大于长者之供养万灯。又作贫女一灯。此系出于阿阇世王授决经及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见道所断法】 p0641 瑜伽六十六卷十八页云:复次云何见道所断法?谓萨迦耶等五见,及依诸见起贪瞋慢,若相应...【不敬】 p0316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自现己德,远离谦恭,于可尊重而不尊重;故名不敬。...善见,梵名 Sudar?ana,巴利名 Sudassana,音译作修提舍那、须陀施尼、须达梨舍那、须陀尸。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杂语)谓人闻法华一偈一句次第教他第五十人之功德也。随喜功德品曰: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智与慧四句分别】 p1154 发智论七卷四页云:诸智是慧耶?答:诸智皆是慧;有慧非智。谓无漏忍。见摄智,智摄见耶...【伽耶迦叶】 孤山云:伽耶,山名。即象头山也。文句翻城,近此山故,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执受】 p1031 显扬十九卷十一页云:问:云何执受?答:谓由随一若清净相,或光明相,起执取相。 二解 雑集论五卷...【三种愚夫之相】 p0201 瑜伽八十六卷一页云:复次愚夫略有三种愚夫之相。何等为三?谓诸愚夫,于一切行,如上所说...●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常住没有好供养,请诸位多吃杯茶。照历书规定,一年有春夏秋冬...
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学习的重点是念佛法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主题,以一种比较深入的角度来探讨念佛的理论和方法。...
在古德的往生实例中,有许多人是预知时至而往生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预知时至,就是说他净业成就了,这种是可...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 意根是指...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他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不观,你是自在不了的,不观不自在。...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 太子和公主同是在十九...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内经上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百病从心生」。你可以看...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们有一个活着的身体。 生命的整体,包括生命的过程、生活的状态和生存的事实。 而什么叫关卡...
大兴善寺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上篇:大明寺 | 下篇:大雁塔 |
(衣服)又作挂落,挂罗。小袈裟名。本由支那之禅僧而起,今日本之净土宗亦用之。挂络者挂而络于身之义,单名挂子,...
应往乃至应默
因缘僧护经
贫者一灯
见道所断法
不敬
善见天
第五十
智与慧四句分别
伽耶迦叶
执受
三种愚夫之相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净界法师:念佛法要

预知时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