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何因缘故一分众生于方广分广大甚深虽生胜解而不出离?由深安住自见取故,常坚执着如言义故,依此密意薄伽梵于大法镜...(仪式)供养五百罗汉之法会。...(地名)Vinata,比那多之略。山名。译曰不高。...(修法)咒尸鬼使之起以杀怨人也。...(名数)华严宗之清凉国师澄观,原为天台宗荆溪尊者湛然之弟子,后入法华严宗分顿教为渐顿,顿顿,分圆教为渐圆,顿...据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载,释尊曾跃身空中,身放光明,以照人天,其高七倍于多罗树。净觉师碑铭:“开口万言,音和水...转依差别者,谓染不染一切种所依粗重永断故,一切无上功德所依永转故。...(术语)安心忍耐也。止观七之四曰:安忍者,能忍成道事。三藏法数三十七曰:安即不动,忍即忍耐。...【无明与非福行为缘】 p108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六页云:诸有现前爱非爱境增上力故;发生欲爱,起不善根,造非福行...(术语)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菩萨)理趣会曼荼罗,内供养之四菩萨,出于外供养。金刚花鬘菩萨,名为夏金刚,或时夏金刚,时雨金刚,云金刚。...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是有名的演说家。 由于自己的经验极有信心,有一次他接受了一...问: 祖国大陆的佛弟子无法与上人近距离交流,修行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办? 慧律法师答: 在修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的...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呢,消除我们的这些业障,增加我们的福慧。我们的业障如不能消...如果你想走出常规,放松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每一天,那就很有必要以自问的方式开始一天,这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力...
有一位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学生:「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无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佛教也不允许自杀,因为自己也...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
问: 请问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的一种? 净界法师答: 钻牛角尖是烦恼的一种,不是业力,那是一种烦恼。诸位知道,...
四法集善根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正法经] 一乐住林间谓修菩萨行者。当离愦闹。住于山林空闲之处。寂静宴默。思惟正道。而广集一切善根也。二四事摄物四事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谓修菩萨行者。自行既充。必须外引众生。同己所行之道。是以常行布施。周其贫乏。复以爱语安慰开论。起诸利行。同其事业。而广集一切善根也。三舍身求法谓修菩萨行者。乐求大乘之法。其心勇猛。虽弃舍身命。亦复无所顾惜。而广集一切善根也。四勤行精进谓修菩萨行者。誓欲求就佛果。是以勤加精进。无少懈怠。而广
上篇:四摄法 | 下篇:菩萨四法门 |
(修法)念尊胜佛顶尊诵尊胜陀罗尼之修法也。尊胜佛顶,一名除障佛顶,释迦如来五佛顶之一。释迦如来为救善住天子七...
二十八不正见
罗汉供
比那
咒起死鬼
二顿
踊身七树
转依差别
安忍
无明与非福行为缘
善心
夏金刚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如何与慧律法师交流问题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每天问自己的十个问题

三种人生比喻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昌圣法师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