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pratyutpanna-samādhi。定行之一种。又作常行三昧、般舟定、诸佛现前三昧、佛立三昧。在一特定期间(七日至九...【于上解脱希求忧戚】 p0752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页云:如经言:于上解脱,希求忧戚。云何希?谓修行者,作如是念...(术语)僧侣之相谓也。有二义:一谓参谒。言同事一师也。传灯录曰:仁慧大师上堂曰:我与释迦同参,汝道参什么人?...(人名)佛在世时,有比丘,为贼以生草系之。比丘恐坏其生草,而不解缚,自待饿死。一切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在室罗伐...即密教不动明王使者八大童子中之第六位。由不动真言归命句中之 (va,嚩)字生出,主不动尊之宝波罗蜜福德心行。系...(术语)言菩萨之大悲心代众生受地狱之苦也。请观音经曰:众生若闻名,离苦得解脱,亦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智度论...略称“譬”或“喻”。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称为譬喻。其梵语有四,即:upa...(术语)谓不偏于特殊之宗派共通佛教全般之教义也。...华译为无间,即无间地狱。...1、财施和法施。财施是以财物作布施;法施是说法度众生。 2、净施和不净施。净施是以清净心作布施,如施恩不望...【伽罗尼羯罗拏】 此云能嗅。瑜伽云:数由此故,能嗅于香,故名为鼻,是能嗅义。楞严云:鼻如双垂爪。或云:鼻...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无碍智。能修种种清净事业。随住如是诸佛国...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叫多福德?不是说我们自己修行就能修到多福德,多福德是你能够...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做事的热情。这时候,他们更喜欢回忆辉煌的过去,而不是考虑未...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受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由于这种观念在社...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工作,你的心里思念地藏菩萨或者缘念三宝,这能做得到。你把念...
你去吃众生的身体,还有它的部分,什么叫部分呢?那个皮啦、毛啦、牛奶等等,你就跟众生结下一个生死的业缘,这种情...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你心很细,容易入定。心粗得很、浮在面上的,想入定,那是...前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知识: 今日地藏经法会,是香港同学会所请,此经乃佛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曾经有...
四种变易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变易者。因移果易。故名变易。谓修一分之因。即感一分之果。此从变易生死一种中。开出后之三种也。一变易生死谓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变易生死。(漏即漏落生死。今言无漏者。谓菩萨依大智慧而修。不漏落生死。故名无漏智。粗惑即尘沙等惑也。)二不思议身谓菩萨以无漏定力及以愿力。身所示现。妙用难测。故名不思议身。三意成身谓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随其意愿成身。故名意成身。四变化身谓声闻缘觉
上篇:罗流四智 | 下篇:四加行 |
(名数)一、欲天难化,欲界之天执著于上妙之五欲。故难教化。二、色天难化,色界之诸天,执著于世间禅定之乐,故难...
般舟三昧
于上解脱希求忧戚
同参
草系比丘
清净比丘
大悲代受苦
譬喻
通佛教
阿鼻
二种布施
伽罗尼羯罗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排除「如果」的观念

【推荐】把宽广的人生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上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不服不食众生肉,是人真解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