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天台三观之一。观中谛之理而断无明之惑也。四教仪曰:从此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斗,大败而走,欲遁无所,以神通力潜身,入于藕丝之孔。[杂阿含经卷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法苑珠...【水界】 四大中水大的别名。水大以湿润为性,通一切物质湿润部分,故称水界。具能摄引物质之用。...(杂语)阿梨耶Ārya之讹略。译曰尊者,圣者。饰宗记十曰:阿夷翻尊者或圣者,今阿夷者略也。僧祇律中,阿梨耶僧听...【性决定】 种子六义的第四义。此明种子随它本身能熏的善恶无记之性,生起现行时,也决定其现时的善、恶、无记之性...禅林用语。意谓没有手可抓之处,即无可把持之意。又作无巴鼻、没可把。巴,同“把”,指把柄、根据之意。巴鼻,指拴...(术语)大日利益众生之教敕也。金刚顶经一曰:一切如来不空作教令,又时普贤大菩提萨埵身,从世尊心下,一切如来前...(杂语)师居北位度弟子,弟子而北作礼,即师弟之礼,谓为北度。智者别传上曰:导以律仪,摄以北度。...出自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由十字而成佛顶尊之真言,故称十字佛顶真言。印相:二手内相叉为拳状,二大拇指并屈入掌...(术语)如来由兜率天而降生于世也。释迦谱一曰:释迦降生成佛。止观弘决序曰:惟昔智者大师,降生不生。...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四分,若起塔者,应四方,若圆、若八角。以石墼木,作已,用黑泥,乃至石灰白土等,应安基,...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千余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门无量,大慈大悲、救世救人之伟大精神,诚不可思议也!人生处世,皆...
一、东林莲社,高贤云集 在庐山东林白莲社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高贤中,除了慧远大师、佛驮跋陀罗尊者、刘遗民...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恨,贪心得不到满足了反而为嗔。所以嗔也是贪心的另一种表现形...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察四大地水火风是无依,就是它是「没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四大皆空,空去那四个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会脱口而出地告诉你:空了酒、色、财、气,就是四大皆空嘛! 其实,这...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流浪的...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间就像为旅客开的一个客栈,投宿一夜,第二天必须各奔东西去走...
四善法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近善知识谓善知识常谈善法。若人亲近。则得灭除一切恶法。增长一切善根也。二能听受法谓既亲近善知识。又能听受正法。生长善根也。三能思惟义谓既闻正法。即当思惟微妙之义而契会于心也。四如说修行谓既能思惟正法之义。当如所说而修其行。则能脱烦恼生死之苦。证真空寂灭之道也。
上篇:轮王四德 | 下篇:有无四句 |
(840~901)唐代禅僧。泉州莆田(福建古田)人,俗姓黄。为禅宗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世称曹山本寂。幼习儒学...
中道观
修罗隐藕丝孔
水界
阿夷
性决定
没巴鼻
教令
北度
十字佛顶印真言
降生
造立塔法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依四法修习,令获胜益

东林圣贤往生画传

这个嗔恨心的破坏力,危害性最严重

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圣严法师《四大皆空》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心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