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谓超绝假观与空观之真实中道观法也。...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火大】 为地、水、火、风四大种之一,即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四种元素之一,以温燥为性。《大乘广五蕴论》载:‘云何...(术语)译曰新学。又新发意发心入佛道,经时日未多者之称。见玄应音义九,名义集一。...【性宗相宗】 中国大乘佛教,习惯上把佛教分为性、相二宗,即法性宗和法相宗。但其内涵则与印度的性宗、相宗并不一...禅林用语。又作无交涉。两事相悖而不相应,犹如问越而答楚。禅录中多用此语,如“但喜没交涉”。 p2979...(术语)大日如来之教令坚固,破摧诸怨敌,如转轮王之轮宝,故谓之教令轮。理趣释下曰:毗卢遮那佛转法轮。轮有四种...(杂名)北俱卢洲也。此洲之定命千岁。故曰北洲之千年。俱舍论十一曰:北洲定千岁,西东半半灭,此洲寿不定。...(经名)Laṅkāvatāra-sūtra,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为本经三译中之最古者。楞伽者,山名,阿跋多罗者,入之...完全、十分成就之意。碧岩录第八十九则(大四八·二一三下):“跳不出斗,换却尔眼睛;移却舌头,还得十成也未?...(术语)佛菩萨之出生也。由高降于下劣世界之义。...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慧能断...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第四生命,第五生死。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第一个我们...一般我们厌离娑婆,要观照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无我,包括把他人的痛苦也观照为自己的痛苦才能生出厌离心。可能...一天,佛陀和难陀尊者经过街市,在一家鱼铺门口停下来,佛陀对难陀尊者说道:难陀!你到鱼铺里去,用手摸一摸铺在鱼...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 奉诏译 三、《佛说无量清净...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大安法师答: 活和死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往生的时候,这两个...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色,丝毫不理会百姓的疾苦。他特别怕死,偏偏死这念头,又总是...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离过绝非,因为它是离一切相。我们的本来面目,它没有好,也没...
有无四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有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有。是名有句。即着常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二无句谓外道或计我与五蕴之身皆无。是名无句。即着断见。三亦有亦无句谓外道欲离上二过故。计我与五蕴亦有亦无。即随有无相违之见。四非有非无句谓外道欲避上有无相违。立俱非句故。计我与五蕴非有非无。则又成戏论之见。
上篇:四善法 | 下篇:菩萨四事入于法门 |
谓根本之教。为二教之一。全称“称性本教”,与“逐机末教”相对。即指华严别教一乘之法门。据道亭所著同义苑疏之释...
中道妙观
修证
火大
阿夷恬
性宗相宗
没交涉
教令轮
北洲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十成
降世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
睡在棺材里的人
香和臭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贿赂阎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