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阿梨耶Ārya之讹略。译曰尊者,圣者。饰宗记十曰:“阿夷翻尊者或圣者,今阿夷者略也。僧祇律中,阿梨耶僧听,即是也。”【又】(人名)悉达多太子之阿私陀仙人之别名。法显传曰:“阿夷相太子处。”大部补注五曰:“阿夷亦云阿私陀,此云无比,又云端正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胎卵二生中有受生】 p0885 俱舍论九卷四页云:如是中有、为至所生,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菩萨成就之三十二种法;乃用于成办事理,故称为器。即:(一)菩提心器,指佛所护持。(二)无伪器,指专心质直。(三)善...(术语)禅家之常语,彻见自心之佛性也。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传心法要曰...(1888~)日本佛教学者。毕业于大谷大学研究科。曾任大谷专修学院讲师。著有炖煌出土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并解...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自劫家宝,故喻之为贼。有道之士,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术语)自觉觉他之行法。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觉行究满,故名为佛。...(故事)佛涅槃时,娑罗双树之色变为白也。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变白,犹如白鹤。三代实录二曰:调御丈...梵语 sad dharmāh,巴利语 cha dhammā。又作六法、正学律仪。乃式叉摩那受持之戒法。即:(一)染心相触,(二)盗人...亦名:忏悔 戒本疏·释戒经序:“知犯识忏,还净上起,三学增明,克成道业。” 行宗记释云:“上起,即忏悔,名...行四依与八正道之并称。谓于修习行四依之着粪扫衣、常行乞食等之同时,配合修习正见、正行、正精进等八正道。亦即缘...【圣智不缘遍计执性为境】 p1227 佛地经说七卷六页云:如论中说:遍计所执、唯凡智境。圆成实性;唯圣智境。依他起...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金光明最胜王经...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
《佛说见正经》白话译文: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
(三宝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师 编订) 古时贤者编了《不可录》一书,记载了淫欲之害、戒淫格言以及福善祸淫的实例,详细...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惜我是广东人,不懂讲国语,对于听不懂广东话的朋友,非常抱歉...
丰子恺——护生画集...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劝勉阿难尊者说,如果你能够依止现前一念心的...
向人说证果等法相;欲说他事,而误说证果等事;戏笑说,虽不犯重,而犯轻罪,以非言说之仪轨故也。狂乱坏心。 你如...
阿夷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夷那经 | 下篇:阿夷恬 |
【四种有中染不染义及三界有无】 p0471 俱舍论十卷十二页云:如是缘起烦恼业事,生生相续,不过四有。中、生、本、...
胎卵二生中有受生
三十二器
见性
西本龙山
六贼
觉行
林变
六法戒
上起
四依八正
圣智不缘遍计执性为境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世上两种人

从佛经中看前世记忆消失之谜

《寿康宝鉴》白话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丰子恺《护生画集》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