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故事)广西全州之湘山寺,无量寿佛真身在焉。其法名曰全真。唐肃宗时,修道于衡山。后居湘山者七十年。涅槃于此。...(术语)苦患之系缚。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令脱苦缚。...(?~920)五代禅僧。福建闽川人。出家后,参谒福州长庆大安,并嗣其法。后居广东韶州灵树禅院,受南汉国王刘龑之...(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胎藏界之大悲门,以莲华为标帜,故曰莲华胎藏,母胎于子含藏保持,如莲华之于莲种,故曰...(人名)马祖号也。六祖慧能有二大弟子:一为青原之行思,二为南岳之怀让。青原之法嗣有湖南,南岳之弟子有江西,禅...譬称佛身;佛身具有无量之光明,一如金山,故称为真金山。[十住毗婆沙论卷五] p4216...谓阿弥陀佛之净土似有边界,而实无边际。一般虽言极乐净土在西方过十万亿佛土,然彼土相即无相,生即无生;故方即无...梵语 indra-jāla。(一)又作天帝网、帝网。为帝释天之宝网,乃庄严帝释天宫殿之网。网之一一结皆附宝珠,其数无量,...三国时代,孙权为西域僧康僧会造“建初寺”之所在地。该寺为吴地塔寺之滥觞,吴地佛法因之大兴。[梁高僧传卷一康僧...【影像作意修】 p1341 显扬十六卷一页云:三、影像作意修。谓或思惟有分别毗钵舍那品三摩地所行本境界法同分影像,...圆妙的声音,即佛的声音。...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先通过对佛法教理的闻思,改变错误的思想,断除烦恼产生的温床...
什么叫沙门?沙门翻咱们华言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叫沙门。 但是他是假的不是真出家,身出家,心非沙门...
很多人对放生有这样一个疑问:市场需求量是固定的,按照市场供求平衡理论,买下一部分物命放生,商家会养殖和捕捞更...《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
有一个大国都城叫提婆底,国王名叫尸毗。他的国家土地肥沃,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统领着八万四千小国,拥有后...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能在四祖寺办夏令营,可以说是你们的好因缘。因为四祖寺开光才一年,所以你们与四祖寺很有缘。同时,你们要感恩净慧...
在唯识学当中它告诉我们说,人生的无奈来自于第八识的业力的释放,这一块是你无奈的,你必须要继承你的过去,不管你...
晓公四教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唐元晓法师。海东新罗人。来此弘宗。亦立四教判释诸经。故称晓公四教焉。一三乘别教谓如四谛缘起经等。声闻缘觉萨三乘之所共学。于中二乘。未明法空。即是别相。故云三乘别教。二三乘通教谓如般若深密经等。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所共学。于中说诸法空。即是通相。故云三乘通教。三一乘分教谓如梵网经等。菩萨不与二乘共学。名为一乘。于中未显法之周普。名为随分。故云一乘分教。四一乘满教谓如华严经等。其中具明法界之理。圆融周普。故云一乘满教。
上篇:苑公四教 | 下篇:四不生 |
(天名)日本台密所传四种毗沙门之一。毗沙门天与吉祥天男女合体之尊形也。毗沙门天之三昧耶形持独钴,吉祥天之三昧...
无量寿佛真身
苦缚
如敏
莲华胎藏
江西
真金山
边即无边
因陀罗网
佛陀里
影像作意修
圆音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每天念经拜佛为何还是烦恼

真假出家人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虔诚一念包含无限

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救鸽

无用的石头与有用的砖头
本焕老和尚《黄梅四祖寺首届弘法夏令营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