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即密教三密瑜伽教法之传承。所谓瑜伽,在密教一般称为三密瑜伽;此因真言行者之瑜伽终归于身、语、意三密之行。大日...又名菩萨戒,即菩萨僧所受持的戒,如梵网经中所说的十重禁四十八轻戒,及善戒经中所说的三聚净戒是,天台宗谓之圆顿...(术语)不思议之境界也。谓以观法之智慧观之,则一一之法,皆备实相之理也。...小乘俱舍宗谓观察思悟四谛十六行相之后,进入见道,以无漏智现观四谛所得之十六种智慧,称为十六心。四谛,指苦、集...【奢摩他品随烦恼】 p1174 瑜伽九十八卷五页云:应知此中奢摩他品随烦恼者:谓懈怠俱行欲等、及惛沉睡眠俱行欲等。...【绣利蜜多】 翻有功勋。...“粗语”之对称。温顺而适人情之柔语。禅苑清规卷三首座条(卍续一一一·四四七上):“凡是堂中一切不如法事,于粥...【四种变化】 p0436 显扬八卷三页云:方便者:略而言之,四种变化,名为方便。一、未成熟者、令成熟故;现诸菩萨所...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术语)吾人本具自性清净心之真性也。秘藏宝钥上曰:顿越三妄入真心。...(术语)四种缘起之一。又云法界缘起。华严经所说缘起之法门也。一切之法,互相为缘互相起法也。缘一法而起万法,缘...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皈依对我们有什么大好处呢?可分为八点: 一、入佛弟子。这一次诸位参加打七,我想大家已体会到什么叫入佛弟子,也...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注意,但是非常重要的一桩事情上。 我们就像前面说的,只知道...
在事相上来讲,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们的佛像,佛已经入涅槃了。在佛经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出佛身血,说佛在世...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夫都是在利益自己。坚固的执着个人的利益、个人的财产、个人的...○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怅然靡所依也。夫百年须臾耳,身家妻子之谋日固,悲欢得失荣辱...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 这讲到他过去的一个因缘。乌刍瑟摩...
三种神变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神即神通。变即变化也。一说法神变谓如来无碍大智。知诸众生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或以声闻缘觉之法。及以大乘之法而得解脱。如是知已。则现一切神变而为说法。是名说法神变。二教诫神变教即教诲。诫即警诫。谓如来教诸弟子。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应信是不应信。是应亲近是不应亲近。是法杂染是法清净。行如是道得声闻乘。行如是道得缘觉乘。行如是道成就大乘。现诸神变而为教诫。是名教诫神变。三神通神变谓如来为调伏憍慢众生故。或现一身而作多身。或现多身而
上篇:三种常 | 下篇:三佛土 |
(动物)即失收摩罗。翻译名义集谓是鳄鱼。六波罗蜜多经不退转品曰:宝兽摩罗水族之类。...
瑜伽法水
大乘戒
妙境
十六心
奢摩他品随烦恼
绣利蜜多
软语
四种变化
水陆法会
心真
无尽缘起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皈依后的八大好处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如何处理毁坏的佛像经书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净土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