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不思议之境界也。谓以观法之智慧观之,则一一之法,皆备实相之理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于诸谛理怀犹豫,无决定之见也。十种见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三。...禅林用语。谓随逐于驴马前后之奴隶;禅宗用以指斥追从他人言行,而无自己独特之机用者。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良价章(大...(术语)八种施之一。以报恩之意思而布施者。...(术语)使义理决定明了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决了声闻法。资持记序曰:决了权乘,同归实道。...又作真生二门。大乘起信论说明众生之如来藏心时,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二门;心真如门系从众生心之本体方面而说明...指菩萨。佛又称法王,对此,菩萨则称法臣,以菩萨辅翼法王弘通佛法,故称法臣。安乐集卷下(大四七·一五上):“佛...灵山,全称灵鹫山,为释尊说法华经之会处。即谓灵鹫山为释尊报身常住之净土。据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载,释尊为度化...指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为五浊与十恶所行之处,故有此称。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一中):“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万行广散,摄持不易。行者行于一法,而遍行一切法。摄一切行,而总持于一行。约之不出四种法门,谓教理行证四者是也...即面壁坐禅九年。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之故事。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泛海至金陵。与帝语,机不契,遂自...【无漏诸法差别】 p1081 瑜伽六十五卷十二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无漏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有诸法、离诸缠故...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造像的功德,有一个《造像功德经》,只说是一般的世间因果、得到的好处。《法华经》提的不同了,《法华经》提的你造...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们的心,以佛心佛愿佛行来转变我们的身,转变我们的心,转变我...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单是渊博的佛学者,身体力行的有德高僧,而且是妙语如珠,才华...
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的人寥寥无几啊!为什么呢?就是怕吃苦、怕真干、怕真搞。在表...
讲几句用功的话。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现在佛这么说、未来佛也这么说,说什...
圣人诚明之道,如来真常之法,匹夫匹妇,皆堪与知与能,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圣虽异,心体无殊。故曰惟圣罔念作...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对照华严十玄门中的主伴圆融具德门,...生活方式中,损伤身体的方式有很多,针对现代人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损伤元气的三大主要方式为: 1.最直接的方式...
妙境
【佛学大辞典】
上篇:妙说 | 下篇:妙语藏 |
【恚寻害他】 p0939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恚寻害他?答:如有一类、起瞋缠故;断害他命。如是害他。...
疑见
驴前马后
报恩施
决了
起信二门
法臣
灵山净土
浊恶处
教理行证四法门
九年面壁
无漏诸法差别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怎样念佛才容易成就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净念相继如母忆子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