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谓随逐于驴马前后之奴隶;禅宗用以指斥追从他人言行,而无自己独特之机用者。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良价章(大五一·三二三上):“师曰:‘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此,只是认得驴前马后将为自己,佛法平沈,此之是也。’”[碧岩录第六十三则] p69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Dacheng Qixinlun 佛教论书。相传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1卷;唐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是;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之业是;报障者,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杂语)Koṭi,又作俱胝,拘致。数名。译曰亿。玄应音义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万,或言亿。而甚不同,故存...(名数)一、身不坚,父母所生之身,为四大假合而成,生灭无常,不可久存也。二、命不坚,人所受之寿命虽长短不齐,...【律仪所摄业】 p0858 瑜伽九卷六页云:律仪所摄业者:谓或别解脱律仪所摄业,或静虑等至果断律仪所摄业,或无...1、又名施无畏者,或施无畏菩提萨埵,即观世音菩萨的别名。 2、消除众生的危难和恐怖。...(杂名)对于禅寺律院之称。谓真言天台等曰教宗之寺。...(术语)即本原自心也。六祖坛经曰: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其心似何物...又作把针。即缝制衣物之意。在古代丛林中,僧众经常于坐禅修行之余暇,自己补缀法服、衣类等。禅苑清规卷十百丈规绳...【不调柔性】 p0325 法蕴足论八卷十五页云:云何不调柔性?谓身刚强,身坚鞕,身[怡-台+龙]悷,身不明净,身不润滑...(一)权,权宜、应机;现,化现。指佛菩萨为普度众生而权巧化现各种形相。与权化、权迹、权者、应现、示现、化现等同...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问: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我怎么面对人、事、物,把它沉淀?比如说,任何刺激,我...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无碍智。能修种种清净事业。随住如是诸佛国...
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就是因缘成就,丛林就有这个好处。你一个人住到深山里边,如果你真...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们接物待人时,首先,要观察外在,如言语、行状等,即所谓的察...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淫欲已除,倘使意淫未尽,仍不能超出尘凡。所以楞严经说:若不...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 钩帘归乳燕,穴窠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对才华盖世的苏东坡来说,...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福的次序倒过来一下,逐个来说吧! 一、善终: 念佛人得善终...
这个唯心净土,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在这里往往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容易把心的格局理解在一个自我的意识中,而没...
驴前马后
【佛光大辞典】
上篇:驴年 | 下篇:驴鞍桥 |
【僧佉论】 正云僧企耶。此云数术,又翻数论。辅行云:迦毗罗说经十万偈,名僧佉论。用二十五谛,明因中有果,...
大乘起信论(Maha yana-Sraddhotpada-sastra)
三障
俱致
三不坚法
律仪所摄业
施无畏
教寺
本心
把针
不调柔性
权现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不明路头不宜住山
外在体现内在

【推荐】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微细的爱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