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称为菩提。然贪...诸法实相的意思。三千是天台宗称一切诸法的话,也是很多的意思。...(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妙华三昧者,如树华敷开令树严饰,得此三昧。诸三昧中开诸功德华,以自庄严...乃指三贤十圣之行法;修此十三观门者,则称十三大法师。即配之于五忍;则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各有上中下三...【摩象喻】 p1335 摄论一卷九页云:譬如众多生盲士夫,未曾见象;复有以象说而示之。彼诸生盲,有触象鼻,有触其牙...【琰魔】 或云琰罗。此翻静息,以能静息造恶者不善业故。或翻遮,谓遮令不造恶故。或阎磨罗,经音义应云:夜磨...为佛陀讲说法华经前所现瑞相之一。法华经乃佛陀讲说“出世本怀”之大经,故先现六种祥瑞之相,称为法华六瑞,说法瑞...【四种方便】 p0430 瑜伽三十八卷二十二页云:何等名为四种方便?一随摄方便,二能摄方便,三令入方便,四随转方便...(术语)吾人之心性即法身,为在缠如来,故曰心法身。莲华三昧经曰:归命本觉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莲台。是归命于在缠...(杂语)广大之极,更无盖之者也。与无上等同。又谓无所不盖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三界。同净影疏...【第二地菩萨相】 p0967 瑜伽七十九卷四页云:问:已入第二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于毗奈耶中,法尔获得止息一...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僧伽吒经...
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没有钱,贫贱难熬,身体有病,婚姻不顺,儿女不孝,人生的各种痛苦都汇集到他那里去了,感...
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此有一句俗话Great men s sons seldom do well(意译为伟人或...问: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大安法师答: 受五戒,里面倒没有说五辛的问题,菩萨戒里面说了。作为佛弟子,我们...有一只狗,在树下休息,一阵风吹来,把树枝折断了,刚巧堕在它的背脊上。它就走开,到一个露天的地方去休息,长久地...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什么接下来却先解释「无相」、接着「无念」、最后「无住」?因...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自己身边总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陷害,总觉得有人给他设陷阱。 张三怎么这样?李四连一点道德...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
那这个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归就是归还。这个归给我们传达个消息:我们在三界里面就是匆匆的过客,就是一个流浪...
二种恶骂报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常闻恶音常闻恶音者。谓因前世口无禁忌。发言粗恶。令不忍闻。故感今生常闻秽恶之音也。二恒有诤讼恒有诤讼者。谓因前世恃力怙势。好诤健讼。恶逆无德。故感今生常致诤讼而不和也。
上篇:二种两舌报 | 下篇:二种邪见报 |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法中第六,观极乐宝楼珠阁之相也。经曰: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阁,其楼阁中有无量诸...
烦恼即菩提
三千实相
妙华三昧
十三观门
摩象喻
琰魔
说法瑞
四种方便
心法身
无盖
第二地菩萨相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命运好坏,不需要问别人

如何富过三代?德过三代?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狗和树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样的「陷阱」反而成为我们的「加持力」
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