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佛陀讲说法华经前所现瑞相之一。法华经乃佛陀讲说“出世本怀”之大经,故先现六种祥瑞之相,称为法华六瑞,说法瑞为其中之第一瑞相。即佛陀于宣说法华经前先叙说无量义经,作为法华经之缘起。[法华经卷一序品、法华经文句卷二下] p592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空谛、假谛、中谛。空是说空无自体;假是说但有缘生假相;中是说诸法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的中道实理。此三谛是天台宗所...(杂名)梵语比丘,一译除馑男。以比丘能修福德之因,得供养之果,除因果之馑乏故也。天台维摩经疏一曰:释比丘者,...【味界】 p0809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味界云何?谓味,为舌已正当尝,及彼同分。...(名数)佛性有三:一、正因佛性,是法身如来之因。二、了因佛性,是报身如来之因。三、缘因佛性,是应身如来之因。...【聪睿】 p1404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聪睿者:先后渐次于彼义中,无忘失故。...指盘与袱二物。又作柈袱、拌袱。即于盘上铺小袱,盛疏、印等物。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受法衣条(大四八·一一二二中):...很厚重的障碍。众生有三种很厚重的障碍,以致不能成佛,那就是惑障、业障、报障。惑障即一切之无明烦恼,业障指五逆...(杂语)我执与烦恼障,又法执与所知障也。...(名数)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不动心解脱】 p0331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页云:不动心解脱者:谓阿罗汉、根性利故;是不退法。一切皆以无漏道力而得...亦名:不令众僧作说戒事 子题:说戒卒世不闻无非重障、说戒始终无阙须庆宿因 含注戒本·戒经序:“时有比丘,令余人...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佛说雨宝陀罗尼经...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有安全感,因为心外没有安全的空间,也没有安全的时间,不可能...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靠自己的定力,按照自己以往的成见或者叫价值观来选择自己将来...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问: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逼婚现象非常严重。另外,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的时代下为了生...2012年一月一日,元旦,又是传统的腊八节,佛家的佛成道日。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看到有些僧众身心懈怠,不精勤于道业,因此告诉阿难:懈怠是一切行为中最令人受累的恶习...
那有人也许看到这个经文就问了,他一辈子造了这么大的罪业,为什么临终十声念佛就能往生呢?那佛经不是说重业先牵吗...
每一个人有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不是他脑子不好用,也不是他生不逢时,我告诉你这就是福报。...
说法瑞
【佛光大辞典】
上篇:说法品 | 下篇:说假部 |
Daojun 唐代僧人。律宗创始人,佛教史学家。俗姓钱。原籍丹徒(今属江苏),一说长城(治所在今浙江长兴)。15...
三谛
除馑男
味界
三身佛性
聪睿
盘袱
重障
执障
四律五论
不动心解脱
遮说戒事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生死关头不迷惑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腊八节

贫人菩萨因精进勇猛故,先成就佛果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