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即戒四科。...(杂语)禅堂之树枝也。庾信安昌寺碑曰:禅枝四静,慧窟三明。少陵游觉寺诗曰:禅枝宿众鸟。...愚痴和贪爱。愚痴为父,贪爱为母,和合而生出一切的烦恼恶业。...【三恶行及三妙行】 p0209 俱舍论十六卷三页云:又经中说:有三恶行。又经中言:有三妙行。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作用依处】 p0686 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八、作用依处,谓于所作业,作具作用。卽除种子,余助现缘。...谓厌恶世上之一切。又遁世一语乃形容中世纪隐遁者之生活态度,厌世则为一般所用,如厌世思想、厌世主义等。 p5758...(名数)唐玄奘立五种不翻之规: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罗尼者。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语具六义者。三、...(术语)依授戒之法于受者之身中发得戒也。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又作断知。谓周遍了知四谛之境,由此而断除见、修二惑。即于果(断)附以因之名,称为断遍知。断遍知以择灭为体,...【慧】 p1318 瑜伽三卷七页云:慧云何?谓卽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简择诸法性。或由如理所引,或由不如理所引,或...【二十二根异熟非异熟分别】 p0047 俱舍论三卷八页云:二十二根中,几是异熟,几非异熟?颂曰:命唯是异熟。忧...(嘉兴藏流通本)...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唯有邪淫。拔山盖世之英雄,坐此亡身丧国。绣口锦心之才士,...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也就会理直气壮的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我们已经开始所谓的脸红耳赤了,...在中国文化之中,代表慈悲的是女性,所以母亲被称为慈母;在佛教里面,代表慈悲精神的是观音菩萨;在我们一般大众的...
问: 在多年前我受过菩萨戒,可戒场对戒条只字不提,从开始到结束都不知道戒条是什么,请问这算受戒吗?如犯戒又算...
近年来,色情氾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时有所闻。倘苦有一天全岛报纸,未见色情犯罪之新闻,那么,这天...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恨不得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读遍,博览、多闻,这是他读书人的本能...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世街廛不能办,因人事纷繁,日无静处,夜无静声,正兴此法反;...
二种施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财施财施者。谓以饮食衣服。田宅珍宝等。一切自己所有资身之具。悉能施与它人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财施之福。不出三界。唯伏贪爱。但济一世之贫。而不能令其得道。譬如灯光。止明一室。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法施法施者。谓从诸佛及善知识。或从经卷。闻说世间出世间善法。以清净心为人演说也。金光明最胜王经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众生出于三界。断诸烦恼。成就慧身。譬如日光。遍照大千世界。是也。(世间法者。即五戒十善及治世之法
上篇:二种身行施 | 下篇:二戒 |
亦名:衣之重数、袈裟重数 子题:三时故制三衣、叶相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若作新衣,一重作安陀会、郁多罗僧,...
戒四别
禅枝
痴爱
三恶行及三妙行
作用依处
厌世
五种不翻
发戒
断遍知
慧
二十二根异熟非异熟分别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忍无可忍需再忍
圣严法师《心怀大悲,世界大慈》

受戒没学戒,犯了戒算「真犯戒」吗

淫欲之剑斩杀凡夫,可不戒哉

一门心思先看净土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