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人名)Śīlāditya,中印度,羯若鞠阇国Kanyākubja,曲女城之王,本为吠奢种。名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译...【三种正教诫方便】 p0208 瑜伽十四卷六页云:复有三种正教诫方便,能展转证后后所证,及得涅槃。一、于尸罗正教诫...【作业决定】 p0686 杂集论七卷十四页云:作业决定者:由宿业力,感得决定异熟相续;于此生中,必造此业。何以...梵语 nirvid。心所之名。为“欣”之对称。即嫌恶生存现象诸苦之无量过患而欲出离之善的精神作用。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名数)三类境中之性类有五种不随之义:一、性不随,二、种不随,三、界系不随,四、三科不随,五、异熟不随。...(术语)菩萨十地之第三地。乃本觉之慧光开发位也。...(杂语)谓达摩。高僧传曰:达摩眼绀青色,称碧眼胡僧。...梵语 prahāna-mārga。指能伏断、离灭惑障之道力。又称灭道、对治道。此“断”非唯断灭惑障,乃含有伏、证之义。加...【增上心住】 p1315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增上心住?谓诸菩萨,增上戒住清净为缘,所得世间静虑等持等至...【二十二根有无异熟等分别】 p0047 瑜伽五十七卷八页云:问:几有异熟?答:一、十少分。问:几无异熟?答:十...梵语 mātsarya-rāga。悭吝贪着之意。即惜物而不布施与人,并贪求而无满足。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上):“若以小...维摩诘所说经...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
问: 道教与佛教我都很欢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直很迷惑,在诵经时,时常两个同诵,已成习惯,不知可否,请...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 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 很多人以为吃素念经、...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应生起见贤思齐之心。 《大集经》云: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现象、我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反应、等,都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问: 弟子学佛多年,已受菩萨戒,吃长素。但家中老伴不吃素,平时相处是分锅弄饭。当老伴生病需要我照顾时,我能不...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女儿接触到了佛教,觉得佛教的教理很科学,并不是什么迷信,对...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这念佛的是谁?再提再审,审之又审,见这念佛的...《涅槃经》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施一世界众生经三月。只将念佛十六分中一分功德亦复胜彼。故知...
二种身行施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生身行施谓菩萨以父母所生之身。能以一切宝物。及以身命布施。心不恡惜。是名生身行施。二法身行施谓菩萨舍生身已。得法身时。能于十方世界。以种种珍宝衣服饮食。给施一切众生。又能一时之顷。随众生音声。普为说法。是名法身行施。
上篇:二种法施 | 下篇:二种施 |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善见云,若施人、贼夺、若失、罢道、作沙弥、若舍、若离宿,并名失。穿失如上。四分中,若失...
戒日王
三种正教诫方便
作业决定
厌
五种不随
发光地
碧眼胡僧
断道
增上心住
二十二根有无异熟等分别
悭贪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圣严法师《何谓修行》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受了菩萨戒,能否为生病的家人杀生做荤食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