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指人在胎位中之五种相状。即:(一)揭逻蓝,即杂秽之义。人于胎位中之初七日内受质之相,状如凝酥,称为揭逻蓝。(二...梵语 ākā?ānantyāyatana dhyāna。乃四无色定之一。又作空处定。意指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与眼识相应之诸色想...(术语)违越毗尼即戒律也,如真言所言越法罪或越三昧耶。行事钞中之一曰:女人败正毁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毗尼...凡三卷。又作宗觉禅师语录、兀庵宁和尚语录、兀庵和尚语录、兀庵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净韶等编,南宋度宗咸淳...(一)依照钵盂容量之大小,有上钵(巴 ukkattha-patta)、中钵(巴 majjhima-patta)、下钵(巴 omaka-patta)之别,...(术语)识之所安住,识之所爱着,名为识住。有四识住七识住之别。...(术语)引接众生之本愿也。指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愿曰: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流派)Pāśupata,又曰波输钵多,涂灰外道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波输钵多,此涂灰外道名也。遍身涂灰,发则有剃...即根本字与增加字。字者,梵有二音,一言阿刹罗,是为根本字;一言哩比鞞,为增加字。[大日经疏卷十七] p224...梵语 da?a-pāramitā。菩萨到达大涅槃所必备之十种胜行。全称十波罗蜜多。又作十胜行,或译为十度、十到彼岸。(一...略称忍辱。产于印度雪山(喜马拉雅山)。牛食此草,其乳能出世间第一之醍醐味。亦用以比喻念佛生善之殊胜功德。[北...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目前的社会,婚姻的变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为自己的先生或者太太喜欢上别人,甚至离开了家庭感觉到很痛苦,内心...大家都说,李生是个很孝顺的人。他不仅常说:等我有钱了,一定要让我爸妈过上好日子,给他们买大房子住,带他们去旅...
跑香也是用功,催得你飞起跑,可以调伏你的身心,但要看情况,时间不能太长,催香时间长了会伤气,行香就可以慢慢行...我只有一个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于他父母死得早,迫于生计,从小自立。在我们一群和他同龄的孩童背着书包上学的...
一日,舍利弗与维摩诘辩论不二法门,辩论到最精彩处,天女飘逸而来,向听众散下鲜花。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
忆佛、念佛是我们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净念相继地,就是二六时中不间断地执持南无阿弥陀佛,无时或忘。 ...树虎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所有的动物都逃离了,...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合花开,白天虽然也能闻到花香,但香味微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
二种受具戒法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戒者。万善之根本也。谓能受正戒者。一切善法从此增长。受之不正者。着于邪见。堕于处道。故戒有二种不同也。一受正平等戒谓修行人。能受持如来正戒。一切平等。不生分别差别之见。顿绝妄想邪思之心。戒体圆明而得解脱。究竟至于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也。(梵语菩提。华言道。)二受邪不等戒谓邪见之人。随逐恶知识。以分别心受持邪戒。而堕于人不知出要解脱之道也。
上篇:二种 | 下篇:二种健儿 |
专修五正行之一心及正定业之一心专念,六者合称六一心。五正行,指一心专读诵、一心专观察、一心专礼佛、一心专称佛...
结胎五位
空无边处定
越毗尼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
下钵
识住
引接悲愿
播输钵多
二种字
十波罗蜜
忍辱草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推荐】大亏变大福的因果故事
心律法师:孝顺从当下做起

与时间做赛跑,与生死做斗争
「鱼王」吃甲鱼而毙命

【推荐】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

千念万念成就临终纯净的一念
它们灭绝只因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