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子题:不净持戒、净持戒、破戒人、持戒有二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百论中,罪福俱舍,为天持戒,名 不净 也。又成...(堂塔)金粟王所造之塔。善无畏三藏于此塔下由文殊菩萨受毗卢遮那供养次第法,是大日经第七卷不可思议疏之说也。金...指数量数、色心有为数。据华严经疏卷五载:(一)数量数,即一、多之数量。谓由一、多之数,而能安立一切诸法。(二)色...(书名)宋释道潜撰。道潜性褊寡合。故其诗颇少含蓄,然落落不俗,亦因于此。其集世有二本,卷帙相同,而次序少异。...(一)小乘之修行;相对于大乘之行法,故称小行。 (二)小便之异名。又作小解、小遗。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三○○上...法相宗所立四重出体之一。相,指现象差别之事相;性,指其实性之真如。谓除一真如之外,别无万法之自体,故摄现象界...梵语 loka。音译作路迦。即毁坏之义。又作 laukika,即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寂灭一切相的道法,是无为法的别名。...(经名)六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离世间品之异译。度即离之义也。...指北宋徽宗皇帝尊崇道教,而排斥佛教之事迹。徽宗宠信道士徐知常、徐守信、刘混康等,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建造玉清昭...言百八见者。 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三受,(苦、乐、不苦不乐)成十八。 二、对六尘(色...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堵车时最不该做的事 所谓放下执著,并非指不生活了,饭也不吃了,觉也不睡了。这不叫放下,乃为另一种执著。人活在...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以为观想好像更高级,我持名好像更低一点;持...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华会上才把他实际的事情说出来,其他的经也说了,没有法华说得明白。那么如来出世到底...
我是一个嗔心比较重的人,平时各种看不惯别人的不文明行为。比如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众场合抽烟,都会皱...
过去有一位受持五戒的优婆塞,他的亲友很认同婆罗门的修行方法,对于婆罗门穿着破旧的衣服、以火烧身等苦行,以及平...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在受云谷禅师启发之后,发愿改命,通过不断修心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这个命题不无道理。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家庭教育中父爱...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
佛四种希有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一时希有时希有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有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有穷尽。今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有也。二处希有处希有者。谓佛生于迦毗罗城。乃在三千世界之中。佛不于余处出现。而于此处降生。实为希有也。(梵语迦毗罗。华言能仁住处。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三德希有德希有者。谓佛具无量福慧。最胜第一。非诸菩萨等所可思议。实为希有也。四事希有事希有者。谓佛降兜率乃至入涅槃等事。天上
上篇:身土四依 | 下篇:四无所畏 |
农历二月十五日追悼佛入涅槃的法会。...
净不净持戒
金粟王塔
二种数
参寥子集
小行
摄相归性体
世间
灭法
度世品经
徽宗排佛
一百八见(二)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堵车时最不该做的事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佛知见与众生知见

可怜那条被钓的鱼,也别忘了慈悲钓鱼的人

心无染着名为少欲

福报减损会出现哪些现象
母亲的一切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