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指法华经。酉阳杂俎:“大兴善寺素和尚,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有一僧为其题诗:‘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子题:六度必戒为本、毗尼藏即大乘学、戒为佛阶梯、四分兼通大小二戒 戒本疏·序:“四分戒本者,斯乃统万行之关键...子题:避难界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一、尽集)初言集僧,必先尽自然界内。若标宽界狭者,尽标集之。僧祇云,避...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诸篇覆藏罪。由识知故隐。非疑、不识,则不成覆。垢心既重,岂名为误?”资持记释云:“识知...(人名)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事玄奘,学天竺语,传唯识因明之旨,造疏百本,称为百本疏主,法相宗之开祖也。永淳元...(术语)出家之称。张无尽东林善法堂记云:以弼恩度而为上首。...即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及梵呗歌赞等法事。且因祈望藉由课诵之中获得功德,故又称功课。金刚顶瑜伽中略出...(书名)具名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唐法藏撰,释晋经六十卷。...【大随烦恼】 p0240 成唯识论六卷十五页云: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杂语)Nara-nari,那罗为男性,那里为女姓。言男女两性之会合,为那罗那里之娱乐。理趣释上曰:妙适者,即梵语苏...《大明高僧传》,简称《明高僧传》,八卷(清藏作六卷),明代释如惺撰。如惺号幻为,为天台宗真清的弟子,复从千松得...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一、闻板上殿 法会开始前,先在大殿内摆设香汤盆,放两把小勺。太子像则供奉在另一个地方。 敲钟打板之后,僧众、居...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直到佛陀灭度后,他们...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不好办。我们前生也可能种了善根,今生出家了,出家得有点善根...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 众所周知,古时的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的祸乱,宰相可以...
彻悟禅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后,便专志开示念佛宗旨及真实践行。《彻悟禅师语录》篇篇鞭辟...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睡是五关中最后一关,只有前面几关都通过了,才能通过这个关。这关看似简单,却集前四关之大成。过了这关才是个真修...
怎么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个,他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过去。你读《楞严经》就知道,整部...
食三德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三德焉。(梵语优婆塞。华言近事男。梵语旃檀。华言与药。能除病故。八功德者。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八长养诸根也。)一清净谓奉佛供僧之食。当使精洁。无有荤微秽。是名清净。二柔软谓奉佛供僧食。当须柔软甘和。而不粗涩。是名柔软。三如法谓奉佛供僧之食。当随时措办。制造得宜。是名如法。
上篇:四世俗谛 | 下篇:食三匙 |
(名数)光宅法师依法华经譬喻品之意立四乘教:一羊车谓声闻乘,二鹿车谓缘觉乘,三牛车谓小乘之菩萨,四大白牛车谓...
莲经
四分戒本乃万行关键三乘阶辙
集僧两种
诸篇覆藏罪犯故作吉
窥基
恩度
课诵
探玄记
大随烦恼
那罗那里
大明高僧传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浴佛祝圣仪轨

金地藏与九华山的故事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请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推荐】净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领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真修行人要过的睡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