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譬喻)入涅槃城之门户也。无量义经曰:开涅槃门,扇解脱风。般舟赞曰:念佛即是涅槃门。又葬所四门之一。北方为涅...(杂名)Yugaṁdhara,又作由犍陀罗,瑜健达罗,由乾陀罗,游犍陀罗,逾健达罗。七金山之第一。译曰双持。山有二道...亦名:解有戒场大界法 子题:先解大界后解戒场、戒场不得在大界遥解、戒坛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一,示先后)若...(人名)池州南泉之普愿禅师,姓王氏,承马祖之法弘道于南泉。常自称王老师。...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欲暴流】 p0983 如四暴流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八卷五页云:云何欲暴流?答:除欲界系诸见无明,诸余欲界系结缚随...禅林用语。本指置于须弥坛(法座)下之乌龟雕刻,后转指法席下愚昧无知之参禅学人。从容录第四十四则(大四八·二五...(术语)着空之思想。止观五下曰:着此空想,诸佛不化。...佛欢喜之日。又作佛欢喜日。僧众于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之间结夏安居,七月十五日为圆满日,其间有多人证果,佛欢...(一)梵语 bodhi-druma, bodhi-taru, bodhi-vrksa,或单称 bodhi,巴利语 bodhi-rukkha。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思...(术语)又名一切万法,一切诸法。为总该万有之称。智度论二曰: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普贤菩萨行愿赞...
问: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成刚法师答: 佛在阿弥陀经里,首先说极乐世界但有诸乐,没有众苦,说极...善终绝对不能凭侥幸,一定要广修福慧才能达到,善终跟过去的善业有关,但最主要还是在我们今生的好德和宁静的心灵。...
饮食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癌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实生活中自己是否存...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众生一切过程当中,不达一个问题,不能明心。为什么我们求明...本句出自一首禅诗,相传为唐朝无尽藏比丘尼所作。 禅宗看起来很玄。寻春怎么会找不到呢?春天的郊野,到处是春意。...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现今世道之乱,实为振古所未闻。推原其故,皆由自私自利之心所...
我们的心量不够大,不能打开,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了解,从而在所产生的问题中怨气冲天,叫苦连连。今...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是修行,最痛苦的事可能也是修行。为什么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是修行呢?因为通过修行我们才能体会到...
四世俗谛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世间世俗俗即习俗。谓世间众生。安立舍宅及治生等种种之事。皆悉虚假不实也。二道理世俗谓五蕴等法。皆是假名安立。若依道理。一一推穷。皆无自体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三证得世俗谓观世俗假立之法皆空。证得预流等果也。(预流者。预入圣道之流。即初果也。)四胜义世俗谓于世俗假立之法。了达胜妙之义也。
上篇:三长物 | 下篇:食三德 |
汾阳十八问之一。宋代之汾阳善昭禅师将历来禅林中,学人请教师家之问题,依其性质,分类为十八种,称为“汾阳十八问...
涅槃门
瑜干驮罗
摄僧有场大界解法
王老师
七宝
欲暴流
乌龟子
空想
欢喜日
菩提树
一切法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如何才能得善终

八种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癌症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终日寻春不见春

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明得因果心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