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忏六聚法篇:“诸篇覆藏罪。由识知故隐。非疑、不识,则不成覆。垢心既重,岂名为误?”资持记释云:“识知故隐者,明唯故心也;疑、不识不成者,显无误也。非字写错,合作有字,或作若字。或节在上读,于义虽通,语不贯下,理须改正。”(事钞记卷二九·三一·七)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触食】 p1449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二者、触食。触境为相。谓有漏触、纔取境时,摄受喜等,能为食事。此触虽与诸...【动转修】 p1036 瑜伽六十七卷三页云:云何动转修?谓于无相修方便修时,时时有相间隔而修。名动转修。...【非苦似苦住大寂静】 p0720 杂集论六卷十一页云:云何非苦似苦住大寂静?谓已得究竟菩萨摩诃萨等,乘大悲愿力...【唯识性有二种】 p1009 成唯识论九卷二页云: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谓遍计所执。二者、真实。谓圆成实性...【断随烦恼有五种对治】 p1417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谓勤修习内心寂静奢摩他行诸苾刍等,为欲断除诸随烦恼,应知...即涅槃,因涅槃为不生之法,由于不生,所以不灭,而不灭就是永生。...【唯识无境】 p1007 摄论二卷二页云:又此诸识,皆唯有识。都无义故。此中以何为喻显示?应知梦等为喻显示。谓如梦...四念住、四正断等三十七种道品,能资助止观,故称助道。又能资助果德,及诸行互为资助,故称助道。天台宗十乘观法之...(名数)一我空,二法空,三俱空,我法俱空也。见金刚经刊定记一,三藏法数十。又,三解脱门曰三空。见大乘义章二及...(一)全一卷。吴·支谦译。又称罗汉赖吒和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记述赖吒和罗闻佛说法而立志出家,得证阿罗汉...【智月】 梵名 Jnanacandra,音译若那战达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据《成唯识论》卷一所载,他是护法的弟子,为那烂...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忏仪在佛门里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仪式。以修行的阶次来讲,它是最前面的忏悔业障;以修行的戒、定、慧来讲,它...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戒。戒杀的功德十分广大,而杀生的果报又极为可怖,实为我们学...今天与各位讨论的题目,是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我们生长在资源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工作疲劳,生活紧张,身心都不自由;...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未经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
没有善根,如何救拔他呢?如果在堕恶道的时候,或者到了地狱门口,他能善根发现,念一佛名号,或者念一个菩萨名号,...
现代人的结婚几乎都是自由恋爱下的结果,但在早期的社会里,结婚特别讲究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 前最高法院的审判长...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诸位同参!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
自幼喜佛,夙愿出家 智者大师法名智顗,俗姓陈,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智顗的父亲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经国...
诸篇覆藏罪犯故作吉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诸篇古德四方便 | 下篇:诸部弘律皆能乘津五众 |
(术语)名目与言句也。唐华严经三十二曰:于一一法名言悉得无边无尽法藏。...
触食
动转修
非苦似苦住大寂静
唯识性有二种
断随烦恼有五种对治
永生
唯识无境
助道
三空
赖吒和罗经
智月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拜忏之精神与正确态度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文珠法师《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推荐】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劝人信佛,需要他的善根缘种成熟

婚礼途中做了一件事,意外改变了后续的发展
如本法师:三界轮回淫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