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涅槃,因涅槃为不生之法,由于不生,所以不灭,而不灭就是永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乃指十思想或十种观想。即:(一)无常想,观一切有为法皆新新生灭,无常变坏。(二)苦想,观一切有为法无常,常受三苦...又作四熏习。为大乘起信论之法门。薰习,谓吾人之身、语、意三业之势力薰附残留于吾人心识上之作用。四薰习,即无明...(佛名)具名广大发生佛顶。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三位,密号曰破魔金刚,主息灾之德。有广大,大转轮之异名,黄色...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 一、集有三种业,摄一切业。 一、不善...【于前际无智】 p0748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复次于前际无智者:谓于过去诸行,无常法性,不了知故。又云:彼...(术语)谓执着也。大般若经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往生要集上末引此文执著作依着。...(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谓一乘才是真实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为方便而说的菩提。...二如来藏大乘止观法门云二如来藏:如来者,即理性如来也。藏以含摄为义,谓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指尽孝行以奉养父母。又称孝顺。此不仅指世间之孝养,对出世间之孝养(使父母成佛)亦须重视。广义言之,包含对死去...比喻身体坚固,犹如金刚,系指佛身功德而言。据月光童子经载,如来之身功德如金刚,已断尽诸恶而积聚万善;相好光明...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有一天,释尊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日影稀疏的筛进林中,除了微风拂过树梢的轻响外,没有其他声音,有时连风都沉寂了...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不正确,则会与道相违,导致不良的后果。例如社会上有些人熬...
我们是妄想杂念纷飞的凡夫,每天就是在妄想杂念堆里面过日子,这是我们一个众生相的基本相状。有些人不明白这道理,...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 第二、误以为...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泉多见黑头人。 献珠龙女疾成佛,访道善财还证真。 一旦无常...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彻祖通达三藏十二部教典及其一切...就在我们生活着的城市,每天,在无数的饭店酒楼,无数的人张开着鲜红的大嘴,呲着白森森的牙,嚼噬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毁,或是在人烟渺茫之处被禽鸟和狗儿吞食,其实都是一样的。你...
永生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末那识 | 下篇:永劫 |
又作四种邪食、四邪命食、四口食、四不净食。邪命,谓依不正当之方法谋生活。戒律规定比丘应远离四种邪命,唯以清净...
十想
四薰习
发生佛顶
集谛(二)
于前际无智
依着
九会尊数略颂
一乘菩提
如来藏
孝养
金刚体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找迷失的自己

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妄念是病,佛号是药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我们在吃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