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尊。圆融相即一法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者。谓审观受生。审观受住。审观受灭。尽没于此。住念非不住念者。谓审观受生时...指节制物欲。又作喜足少欲、无欲知足。即将欲望减少而知满足之意。分别言之,于未得之物不起过分之贪欲,称为少欲(...禅林用语。又作竭斗、磔斗、杰斗。其义有二:(一)比喻黠慧、狡猾之徒的倔傲争斗。碣,为特立之石。黠慧狡猾之徒,为...【贪欲者相】 p0977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复次诸贪欲者者:此是总句。由猛利贪者:谓于他所有,由贪增上,欲为己有,...凡三卷,或以每卷各分本末,共计六卷。日僧源信(惠心僧部)撰(984~985)。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辑录一六○余...【无恼害福】 p1061 瑜伽三十五卷十五页云: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卽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位于河南登封县太室山西麓。创建于北魏,原名明练寺,唐代为纪念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入寺为尼,更名为永泰寺。寺境...(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际者际畔。指涅槃际与生死际。小乘认为此二者有别,大乘则言生死即涅槃,二者无异。又指相互对立之两个极端,例如有...指诸佛、真言、众生等之实相互相加持。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卷二(卍续三七·一七上):“疏释云: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杂语)由前世恶业所感之灾厄。...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有很多的香客来到寺院,敬好香后就问:师父,有没有求签的啊?总是要费一番精神解释,现在虽然少了,但还是有一些新...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培养一些习惯,没注意到它与我们往生的愿相应不相应,若不相...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 △ 莫大之祸,...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个姐姐,母亲跟我从小感情就非常好。在我25岁那年,我母亲病...
佛陀宣说神咒以后,佛陀没有亲自去救阿难尊者,佛陀命文殊菩萨将咒往护,将邪咒破除,然后再把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带...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就是行持上,也是统一的,怎么说呢?三法印即三解脱门,皆能证...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上午9时许,后皮箱满载《净土》杂志等东林祖庭印制的净宗法...
九会尊数略颂
【佛学大辞典】
上篇:九会曼陀罗创起 | 下篇:九道 |
【佛入涅槃及不入涅槃】 p0657 摄论三卷二十二页云:云何应知于法身中佛非毕竟入于涅槃,亦非毕竟不入涅槃?此...
证得胜分别慧
少欲知足
碣斗
贪欲者相
往生要集
无恼害福
永泰寺
饥饿地狱
二际
法界加持
业厄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求签是怎么回事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忍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念佛法门的关键在哪里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