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执着也。大般若经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往生要集上末引此文执著作依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Anicchantika,旧称阿阐提。译曰无欲。不乐欲涅槃之义。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阿阐底迦,此云无欲,谓不乐欲涅...(修法)以香水灌佛道修行者之顶,证明其修功之仪式作法。...谓应化垂迹。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机缘而自其本体示现种种身以济度众生。观音玄义卷上(大三四·八八○中):“上地为真...(术语)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之五法,而弘通经典。法华经所说五种法师之行是也,文句八上曰:五种通经,皆得...以香薰于十方,比喻持戒者之德名远闻。盖持戒之香,芳馨遍世间,名闻满十方,逆、顺风时悉闻之;非如栴檀、沉水或花...(杂语)信佛法僧及戒也。归依已后,具有根力,其信坚固,故谓之坚信。又名四不坏信。...【五无量次第】 p0272 瑜伽四十六卷十七页云:问:何故总说此五无量如是次第?答:以诸菩萨、专精修习饶益有情;是...【室缕多频设底俱胝】 西域记云:唐言闻二百亿。旧译曰亿耳,谬也。长者豪富,晚有继嗣,时有报者,辄赐金钱二...【求不得苦】 p0696 法蕴足论五卷九页云:云何求不得苦?求不得、谓希求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诸...何等住不动阿罗汉?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亦不能练根。...【四禅八定】 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的四禅。色界天的四禅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合称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了人,可大殿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义相,我们说它的功能,假设它是五分,我们从零到十,...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下,任我在俗存款,被人骗去;任我田被人占去:屋被人拆去:妻...
我从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岁时小学没毕业,由于跟父亲吵架,跑出来就没回家,从此与家里断了消息。我把十三...常常听到很多人说压力太大,不知道如何纾解,而忧郁症的问题,更是困扰着许许多多的现代人;据说,今日台湾已有上百...有一位雕刻家,小时候是个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长大了,发现自己的相貌越来越不好,变得很丑,脸部严重变形,一条一...
请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由于菩萨有六种神通,他心通、天眼通都具备,与会弟子的种种情况一目了然...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周安士《欲海回狂》 这是关系到人生...
依着
【佛学大辞典】
上篇:依通 | 下篇:依报 |
【非择灭与无常灭差别】 p0720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二页云:非择灭,无常灭,何差别?答:非择灭者:不由择力...
阿阐底迦
阏伽灌顶
应迹
五种通经
戒香
四坚信
五无量次第
室缕多频设底俱胝
求不得苦
住不动阿罗汉
四禅八定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玄琬和尚的故事

顺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梦参老和尚自述
圣严法师《面对问题才能走出忧郁》
治疗面貌变丑的毛病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