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西藏佛教盛水之供器。即供水杯。有金质、银质、铜质者,以七个为一套。内盛净水,供奉于三宝前,每天换一次。此杯亦...功即功能,能破生死、得涅槃、度众生。此功乃善行利德,故称功德。又作十德、十事功德。据大般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故事)讫栗枳王之十梦与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梦也。...为表示“俗谛常住”之用语。于诸经论中,为重要偈语之一。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九中):“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地名)Magadha,新曰摩竭陀。旧曰摩伽陀。中印度之国名。【又】第十一月之名。俱舍光记十一曰:摩伽陀(Māgha)...又作有性阐提。阐提,原指断除善根、永不得成佛之根机。大悲阐提则谓大悲菩萨起大悲心,怜悯一切众生,发愿度尽众生...(术语)达于一切诸法如幻之理之三昧也。又现作种种如幻之事之三昧也。圆觉经曰: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全一卷。东晋戴安道(戴逵 335?~39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广弘明集卷十八。安道少时即重善行,然自觉始终未...即阿字。大日经说: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从此遍流出无量诸真言。...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今次诸戒品而辨四禅者。上所明戒相。虽复粗细有殊。终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恶。既未除...【道智所缘】 p1237 品类足论一卷八页云:道智何所缘?谓缘学无学法。何故道智缘学无学法?答:道智知学无学法道如...(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捕狼方法:他们在冰雪地里凿一个坑,把一把锋利的尖刀放进去并...这个世上并没有坏人,只有不小心反错的糊涂人。等他们明白过来,自然就会改了。 是别人的伤害,让我们的心变得坚硬...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胜义谛是佛法中常用的一个佛学概念。佛门里面常说二谛融通三昧...问: 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 梦参老和尚答: 你自己不精进,想求入佛门,进不去的。我能给你精进吗?我让你一天跟...
一日,佛与五百比丘一起聚集在阿耨大泉池畔,这五百位比丘僧中除了阿难尊者外,皆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罗汉。时舍利弗...
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今人多半是要体面,凭空造楼阁,有一分半分,便说有百千万分,...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
三乐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经] 一天乐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为天。修十善者。生于天上。而受种种殊胜妙乐。故名天乐。(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二禅乐谓修行之人。入诸禅定。一心清净。万虑俱寂。自然得其禅悦之趣。故名禅乐。三涅槃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修行之人。既离生死之苦。得证涅槃之乐。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故名涅槃乐。
上篇:三事无尽 | 下篇:三因三果 |
(杂语)客于他家作业之贱人也。是法华经穷子喻中之语,穷子已还父家,虽受种种厚遇,尚自谓客作之贱人,无高尚之志...
曲丁
十功德
十梦
世间相常住
摩伽陀
大悲阐提
如幻三昧
释疑论
真言心
四禅
道智所缘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无穷的欲望,导致无限的危机
让自己更宽容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不精进,业障很重该怎么办

佛说六年苦行的宿缘

魔境与胜境之分别

驶离娑婆生死苦海,安稳抵达涅槃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