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又作十仙。(一)出自涅槃经。指十位婆罗门,即:阇提首那、婆私吒、先尼、迦叶、富那、清净、犊子、纳衣、弘广、须跋...梵语 loka-dharma,巴利语 loka-dhamma。指自惑业因缘所生之三界有情、非情等一切法,此等诸法皆为有漏无常。四谛中...(异类)Makara,新译摩竭,旧曰摩伽罗。鱼名。...全一卷。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礼编集。又作出像大悲忏法、大悲心咒忏法、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西俗多工伎,以种种法现出无实之象马人物等,使人如实见闻,谓之幻,幻事虽如实见闻而非实...即解释经论等之意义。诸宗解释经论及真言之文句有种种不同之释体。如天台智顗解释法华经,用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真实的语言,又是神圣的语言的意思,为如来三密中之语密。...一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 次三归而辨五戒者。大智度论云。念佛如医王。念法如...【道如行出】 p1237 俱舍论二十六卷十页云:道圣谛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名数)数论所立二十五谛之第六位。眼耳鼻舌皮也。与佛教之五根相当。见唯识述记一末。...【诸所有想】 p1347 集异门论十一卷六页云:诸所有想者:云何名为诸所有想?答:尽所有想,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为两种我都爱吃,但一天只能吃一种。 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是...老方丈要派一个优秀的徒弟,去佛教圣地取经,他在觉醒和觉尘间来回斟酌,打算几天后确定。 觉醒和觉尘知道自己是备...问: 明心见性的方法。 梦参老和尚答: 明心见性方法都是什么?这些天有很多道友都在听楞严经。楞严经是佛在说了般...
有一次,佛告诉阿难:我现在在大众当中,简要说明造塔所得的功德,你要一心专注聆听、善加思惟。 假使,有像四天下...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能够看破世间虚妄不实的种种法,不随着利、衰、毁、誉、称、讥...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韦提希夫人看了这么多的清净...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件衣服说是名牌,结果是假的,这个我觉得还好、伤害不大,最可...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布施本身他心中是没有愿望的,他可以说是随心所至。...
三事无尽
【三藏法数】
[出众德三昧经] 一布施无尽谓菩萨好喜布施。不吝财物。乃至躯命悉能施与。心不疲厌。是名布施无尽。二持戒无尽谓菩萨护持禁戒。未曾违舍。见犯戒者。怜愍悲哀。见奉戒者。尊重爱敬。复以戒法传化他人。心不疲厌。是名持戒无尽。三博闻无尽谓菩萨闻如是法。即当奉行。思欲化他。必须博学一切经典与夫世间艺术。无不谙练。求闻禀听。心不疲厌。是名博闻无尽。
上篇:三种胜勇猛 | 下篇:三乐 |
为禅林书札之一种。即副寺于每月之收支中,以十日作一结算,而记录于纸张,称为旬单。[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两序章副寺...
十仙
世间法
摩伽罗
大悲忏法
如幻
释义
真言
五戒
道如行出
五知根
诸所有想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鞋底的味道
明心见性的方法

造佛塔胜报缘起

【推荐】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