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一卷六页云:诸所有想者:云何名为诸所有想?答:尽所有想,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如是名为诸所有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又作讳日。人之死日,追怀其人,而忌逸乐之事,故云忌日。礼祭义曰:君子有终身之爱,忌日之谓也。注忌日者...五戒之一。酒中含有麻醉性,饮者迷失理智,误造种种的过失,所以佛教禁戒之。...(印相)是持戒清净之印。通常之佛部三昧耶印出观自在菩萨怛缚多唎随心陀罗尼经。...与“过患神众”相对。指具有吉祥相之神众;亦即指清净眷属。过患神众,则指具有过咎、灾患之神众;亦即指粗恶眷属。...《杂阿含经》,五十卷,刘宋元嘉二十年(443)中印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此经的别行本传入中国颇早,初期(从汉末到晋末)...(术语)又曰应供。梵语阿罗诃Arhat之译名。如来十号之一。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之义。涅槃经十八曰:应者,一切...五大论与十支论之合称。为法相宗所依之根本论著。五大论即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颂、金刚...【出家在家各有五种过失】 p0484 瑜伽七十卷十三页云:复次诸出家者,有五过失。一、不喜乐过失。二、贪着利养恭敬...(?~854)唐代僧。会稽(浙江)人,俗姓鲁。幼随父商旅四方,因赴天台山,参与“光明会”,目睹万人朝拜之盛况,...【阿罗汉果补特伽罗】 p0781 杂集论十三卷八页云:阿罗汉果补特伽罗者:谓已永断有顶第九品烦恼,安住彼究竟道...梵名 Avguli-mālya,巴利名 Avguli-māla。为佛陀弟子之一。又作鸯崛利摩罗、央掘摩罗。意译指鬘、指髻。原为室罗...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的正报的身心世界,它的一个生起跟相续的因缘。这个地方有五...去年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泉教授作客人民网,谈了他对禅的定义、佛教...
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哎呀!我们这么年轻就让我们念佛求往生?未来生活还这么灿烂,这...
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佛法的正传。所以没有受过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其是在家人没有受过出家戒,不能...
在职场中坚持学佛,还要如法持戒,这确实很不容易。但只要信心坚定,同时祈求佛力加持,就一定能心遂愿满。下面,我...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到五台山大圣竹林寺。法照大师所见到的文殊和普贤,那个寺院非...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去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中的表现关乎到他能否升职,所以他绝不...
诸所有想
【法相辞典】
【诸所有想】 p1347
上篇:谁能悟入所应知相 | 下篇:诸蕴次第 |
瑜伽论云: 一、定受业 谓故思所造重业。 二、不定受业 谓故思所造轻业。 由三因缘令业成重: 一...
忌日
饮酒
清净持戒印
吉祥神众
杂阿含经
应
五分十支
出家在家各有五种过失
玄策
阿罗汉果补特伽罗
鸯窭利摩罗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把厌离心彻底地提出来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吗

我在职场的戒烟戒酒经验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