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讫栗枳王之十梦与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梦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二转依果者,谓菩提涅槃。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不和合】 p0320 瑜伽五十六卷三页云:问:依何分位,建立不和合?此复几种?答:与和合相违,应知不和合若分位,...亦名:十戒境量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明十戒。众生同上(八戒)。非情得六,则有十也。以毒通历,可以准知。此律...本有和修生。本有者,是说凡夫和圣者,法尔如是,全都具足真如法性之德;修生者,是说由观行之力而开发其本有之性德...【名色支】 十二因缘的第四支,所谓‘识缘名色’。这是‘纳识成胎’后,精神的主体和物质相结合,成为受精卵,此称...《成唯识论》,一名《净唯识论》,十卷,护法等造,唐玄奘于显庆四年(659)纂译,窥基笔受。这是一部解释《唯识三十...(一)(634~707)唐代律僧。京兆(陕西西安)人,俗姓范。自幼聪敏,器度宽大。十二岁礼玄奘出家,专承经论。受戒后...【分别相】 p0384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分别相?谓思未来诸行之相。...【修道】 p0899 瑜伽二十九卷十三页云:长时相续,名为修道。多时串习,断烦恼故。 二解 杂集论九卷五页云...梵语 bhiksu(比丘)之意译。因比丘必得入于涅槃,而令魔王及魔人民怖畏,故称怖魔。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上...【诸根舍】 p1345 瑜伽五十七卷十九页云:云何诸根舍?谓同分界地诸根灭,余生起。...(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讳行策,俗姓蒋,清初顺康间人。父亲名叫全昌,乃宜兴老儒,...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是啊,知恩就得图报父母。...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 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佛求往生,认为这很消极,殊不知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具有着普...
一念的妄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角度,你不能让你的心不动,你做不到。因为你已经动了,这个刹车刹不...
【原文】 当此危险世道,宜放开心胸眼界,努力修持净业。所有吉凶祸福,悉不计虑,随缘应变。 纵大祸临头,亦当想及...有位名人,曾对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说:人!生死很可怕,随时都有变化,不一定能让我们有个完整...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所著的《竹窗随笔》上记载:浙江省钱塘这地方,有一位金先生,平日奉持斋戒相当虔诚。他死后神魂附...
十梦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 下篇:十梦经 |
【有身见】 p0543 法蕴足论八卷十三页云:云何有身见?谓于五取蕴,起我我所想;由此生忍乐慧观见。名有身见。...
二转依果
不和合
沙弥十戒境量
本有修生
名色支
成唯识论
怀素
分别相
修道
怖魔
诸根舍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

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