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杂集论九卷五页云:云何修道?谓见道上所有世间道、出世间道、软道、中道、上道、方便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等,皆名修道。所以者何?诸佛圣弟子、已得谛现观;从此已上,为断余结,方便数习世间道等;是名修道。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结夏安居的日子完毕了,即七月十五日。...又作事理二观。自事、理二点而言,可分观法为事观、理观二种。事观,即谓观照森罗差别之事;理观,即谓观照无生平等...日本圣德太子撰。乃法华义疏四卷、维摩经义疏三卷、胜鬘经义疏之合称。又作三经疏释。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六册。选释...在冥府裁断亡者罪业之十判官。又作十殿阎王。依预修十王生七经载,人死后趣冥途时,初七日过秦广王,二七日过初江王...云何正念?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譬喻)以一灯明喻智慧破迷闇。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大集经一曰:譬如百年闇室,...密教修护摩法时,依所修护摩之种类不同,所用之坛、炉等各有其相应之颜色。四种色指白、黄、赤、黑四色。依息灾法时...系我国民间流传之辟邪神,彼立誓捉邪鬼。又称钟馗大臣、钟馗神、早馗。相传唐玄宗卧病时,梦见终南进士钟馗捕食小鬼...又作止持戒、止恶门。意指保持所受之戒体,而停止恶业之造作,是为消极之作法。与此相对者,作持门意指随顺所受之戒...(名数)就修三种之四念处,而分三种之罗汉:一,慧解脱罗汉,修性念处,而破一切智外道之人也。二,俱解脱罗汉,修...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解释观察之字义(大四○·八...●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母子性情不一样,想法又相反,大家恶业障聚在一起,有怨又不能...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
说到个缘字,这个缘因,就是因缘的缘,缘得有缘。佛对无缘者,无法度脱,无缘者难度。每一部经它含的内容、每一部经...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接了个电话,我听出来是有人要告诉朋友诬陷他的人是谁,朋友说...
《无量寿经》在大乘佛典当中的独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的翻译的情形,我们就看到这部经典的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从两...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慧律法师答∶ 刚硬的心叫做众生心;柔软心是佛菩萨的心,它永...
每次去爬山,总会遇到一对恩爱的老情侣。渐渐地,有点熟了! 今天在半途的凉亭休息时,凑巧,一下子,老先生夫妇也...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种经典里面一再强调要我们精进,比如在《大方广宝箧...
修道
【法相辞典】
【修道】 p0899 瑜伽二十九卷十三页云:长时相续,名为修道。多时串习,断烦恼故。
上篇:修 | 下篇:修妙相业 |
(术语)涅槃之妙体,离一切之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菩提所得,故曰果。观经玄义分曰: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
安居竟
事观理观
三经义疏
十王
正念
一灯
四种色
钟馗
止持门
三种罗汉
观察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推荐】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

【推荐】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每部经因缘不同,没缘的就听不到
学会忘记

《无量寿经》十二次翻译带来的启示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世间的一切,都是借我们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