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即茶台、茶托。又称托子、橐子。为放置杯、碗之台子。在佛门中,称高台之茶托为托子。 p2423...位于北平泰安山(又作寿安山)南麓。因寺中供有卧佛,故俗称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初名兜率寺。元...指世间之善根。又作世俗善。如行五戒、十善等,能受人、天果报之善根,即称为世善。又一切有为善法皆称世俗善,为无...(经名)不空译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之略名。又指陀罗尼集经第十所摄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梵名 Mahātantrarāja-māyākalpa,或 Hevajra-dākinījāla-sambara-tantra。凡五卷二十品。宋代法护译。又作大...(术语)造作于有为法之因缘迁流于三世,谓之行。此中除色受想识四者,其他之有为法,名行蕴。五蕴之一。蕴者积集之...指释迦氏之宫殿。法华经卷五踊出品(大九·四一下):“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一种观察真如实相的道理,而破除妄惑的禅定。...一见烦恼 二爱烦恼 次名色阴入界。及我等十六。而辨见爱者。若迷此假实二法。则倒想纷然。故三界流转无际。皆是烦...【业用差别证】 p1220 此阿赖耶识第五证也。瑜伽五十一卷三页云:何故若无诸识俱转;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谓若略说...(名数)有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与大乘所立三种之五种法身。...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往生比丘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时候非常好学,对儒家六经都有广博的通达,尤其擅长《庄子》《...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誓愿。四、读诵礼拜。五、如教明证。 在律上说忏悔要具足...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其次,斋天和放生也是常常举行的。 水陆法会全...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
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是我们第六意识能够心思口议的,完全是要依止圣教量来了解的。...有一种美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我们用心来感受,这种美丽就是善良;有一种气质,是至尊的,高贵的,它需要...一 人身难得 六道众生中人身最为难得,为什么人身难得? 人处在六道的中上阶段,再往上还有两阶,往下呢有三阶。 往...
三种净业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 经云。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三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酬正受。故知三种净业。乃往生净土之因也。(梵语提希。华言思惟。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六妙观者。日观。水观。地观。宝树观。八功德水观。总观。华座观。像观。佛真身观。观世音观。大势至观。普想观。杂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也。)一教养父母等业谓若能教养父母。奉事师长。则必慈心不杀。修行十善。是为净业
上篇:三业供养 | 下篇:三施 |
(术语)Śrāmanera,译曰求寂。...
托子
十方普觉寺
世善
摩利支天经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
行蕴
释宫
真如三昧
见爱二烦恼
业用差别证
五法身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拜忏的方法
佛教有哪些佛事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