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智”而言。又作托事显法生解门。谓一切事法皆互为缘起,随托一事而观,便显一切事法,...宋代廓庵师远撰绘(一说清居禅师作)。此十图以牧牛为主题,并各附自序及偈颂,以阐示修禅之方法与顺序。十牛图颂(...梵语 loka。音译作路迦。即毁坏之义。又作 laukika,即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指被烦恼缠缚之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具有大悲心之菩萨。即指观世音菩萨。[请观音经](参阅“观世音菩萨”6953) p861...(术语)梵语曰罗逝Bājī,以妃有能生之德,故密教假之为三昧之异名,又为陀罗尼之别目,生长三昧及陀罗尼之一切功...梵语 ?ākya-sijha。为释尊之德号。释尊为人中之王,于三界中得无畏自在,如兽中之狮子王,故称释师子。略出经卷一...谓真如内熏无明,因而生起净化的作用。...一贪毒 二嗔毒 三痴毒 次见爱而辨三毒者。此二科既有合离之异。事须分别。若合但取痴一分为见。余一分及贪恚。并...【过去界】 p1221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三页云:云何过去界?谓过去五蕴、是名过去界。...(名数)小乘之犊子部所立,一过去法藏,二未来法藏,三现在法藏,四无为法藏,五不可说法藏。彼立非即非离蕴之我以...(人名)Uttara,人名。译曰上。百缘经五曰: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国中,有一长者,其妇怀妊。满足十月,生一...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进努力,我们就能走出烦恼的深渊。只要我们秉着佛教教导我们生...问: 净土主要是持名忆佛拜仟,但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时间紧张,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好呢?虽然对我们上班族...
当今时代网络发达,佛学方面的信息很丰富,现在的佛子多为网络学佛,看到听到的很多,经常遇到一些标新立异,似是而...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的佛缘很好,很小的时候就会诵《佛说八大人觉经》《佛说阿弥陀...希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修持净业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一、叙起 财富,包括一切动产不动产,国有的和私有的;日常生活所需,以及金银宝玉等都是。我现在所要讲的,不是什...
【开 题】 八识规矩颂,将八识分成四类说明:第一类是前五识,第二类是第六识,第三类是第七识,第四类是第八识。...
三施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财施谓自能持戒。不侵他人财物。又能以己之财。施与他人。是名财施。二法施谓既能财施。又能为人说法。令其开悟。是名法施。三无畏施谓一切众生皆畏于死。持戒之人。无杀害心。令其无畏。是名无畏施。
上篇:三种净业 | 下篇:三轮体空 |
(杂名)Srāvaṇamāsa,摩洗者月之义,即五月也。...
托事显法生解门
十牛图
世间
大悲者
妃
释师子
真如内熏
三毒
过去界
五法藏
优多罗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随顺世缘减烦恼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

网络学佛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母亲离世的警醒
净宗修学的基础

【推荐】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印顺法师《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