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即以成实论为所依之宗派。又作成论家、成实学派。为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宗祖为中印度之诃梨跋摩(梵 Ha...即指行阿弥陀忏法时,供养十方佛菩萨之文。即唱:“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无十方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名数)又曰三世无障碍戒。密教之方便戒也。大日经受方便品说之,所谓大乘之十善戒也。...禅宗公案名。谓佛指地以示可建梵刹。从容录第四则(大四八·二三○上):“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云:‘此处宜建梵...(经名)摩利支提婆华鬘经,一卷,不空译。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摩利支天经,一卷,阿地瞿多译。摄...梵名 Mahākārunikacitta-dhāranī。全一卷。唐代伽梵达磨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为唐代敏法师所立二教之一。指释迦佛为应众生之机根而说方便委屈之教法,如法华经、涅槃经等。为“卢舍那经”之对称...真正的涅槃,即佛的涅槃。...一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 次名色而辨五阴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灭谛与诸行尽灭非一非异等】 p1216 瑜伽六十八卷一页云:复次若有远离四种过失,说灭谛者;是名正说。何等名为四...(名数)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为心外之实法,大乘唯识,尽成于唯一之识体上者:一、心法,是识之...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在夏威夷的夜间市场,有一些卖活珍珠的摊子。摊子上摆一个木桶,桶中有水,水里都是珍珠贝,每个珍珠贝卖七元美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在如今以分数衡量一切的时代,更要用德行去成就孩子。给孩子留座金山银山...
韦驮菩萨简介 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 韦驮菩萨形像大多为身穿甲胄的雄壮武将,手持金刚杵。持杵...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人的法则其实是最小的。所以,顺其自然...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这个是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十法界的因果法则,就是...
在临终救亡修法时,《地藏经》是讲事,普度一切众生,因此你对社会上一般没信三宝,或信而不恳切,闻到、听到对这一...问: 临终助念是断气前进行边护理、边助念,并加以佛法引导,提起临终者正念更重要呢?还是等他即将断气之时或断气...
当我们的舌根去接触这美好滋味的时候,那甜美的滋味其实是不真实的,它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身为一个不真实的滋味,...
三种发菩提心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直心直心者。谓心常质直。离诸谄曲。能行正法。即是菩提之心也。二深心深心者。谓于正法心生深信。面而复乐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也。三大悲心大悲心者。悲即悲愍。谓悲愍一切受苦众生。常思救护。令其安乐。即是菩提之心也。
上篇:三发心 | 下篇:三行 |
(术语)Śloka,又作室路迦,输卢迦。旧云首卢。...
成实宗
十方念佛
十种方便戒
世尊指地
经轨
大悲心陀罗尼经
释迦经
真寂
五阴
灭谛与诸行尽灭非一非异等
事理五法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珍珠的精神
一位女居士写给女儿的信

【推荐】执杵摧邪,护法安僧的韦陀菩萨
顺其自然才是生存之道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这时显现出来才叫真正业障重
助念最好是在断气前还是断气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