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Mahākārunikacitta-dhāranī。全一卷。唐代伽梵达磨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千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现时流通之大悲咒,即此经宣说之咒语。大悲咒在我国甚具灵验,广为佛子所奉持。以大悲咒所加持之水,称为大悲水,为我国佛子所常服。有关大悲咒之经典,除上述译本之外,另有金刚智、不空等人所译,俱载于大正藏第二十册。 p85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缘无事烦恼及缘有事烦恼】 p1306 杂集论六卷十五页云:缘无事者:谓见及见相应法。见谓萨迦、耶见及边执见。所余...(名数)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于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于恶色中,有阴有集,对于平平色中,有阴...【灭相】 p1211 杂集论八卷十七页云:何故名灭相?烦恼离系故。谓流转因烦恼离系故,名灭。 二解 入阿毗达磨论下十...伟大的正觉。菩提即正觉的意思。声闻缘觉都有菩提但不大,唯有佛的智能伟大而圆满,故名大菩提。...(一)梵名 Mrga-sthāpana。音译蜜栗伽悉他钵娜。位于东印度波罗奈国鹿野苑。据求法高僧传卷上载,那烂陀寺东约四十...【趣差别】 p1326 瑜伽九卷十页云:谓于五趣四生差别。...禅林用语。即持棒欲打月,如同隔靴搔痒,无论如何亦达不到目的。于禅林中,转指以言语文字来捕捉佛法之真义,其间之...【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 p0754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者:卽是无限大悲故。无限悲...(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一。使极乐往生人,皆住于正定聚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术语)阿弥陀佛也。具广大集会之德,故有此名。十方众生往生集于极乐,其法会盛大,全为弥陀之德故也。...(1605~1672)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江南通州(江苏南通)人,俗姓李。字继起,号退翁。幼遭家难,育于祖母。明天启年...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并以什么心态来衡量。清末大学问家,梁启超先生说...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就叫正行。 那么专修里面,身业...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法,可以说是禅宗和净土最为契机,容易上道。那么禅宗发展到...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陌生。可是,说到是否真正理解因果,很多人却是模糊不清的。比...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梦中你碰到危险事,只要一念,或者念观世音菩萨或地藏王菩萨,...
我们禅七打到这个时候,应该功夫有个受用,能提得起。本来呀,在行香的时候,一定要把住功夫行,要把住话头行。如果...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
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悲弓 | 下篇:大悲水 |
(职位)轮番守护堂宇之僧。又云堂守。【又】(杂名)西番之僧也。西番即西域。...
缘无事烦恼及缘有事烦恼
百八烦恼
灭相
大菩提
鹿园寺
趣差别
掉棒打月
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
住正定聚愿
广大会
弘储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人生百空歌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

一念因果一念觉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哪还有什么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