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故事)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叹呜咽,举体烦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汝依我语,咨启四问。阿难从教...指与生俱得之智慧。为四慧之一。依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之说,首先于三藏、十二分教等受持、转读,即能得慧,称为生得...谓处于非空非有之中道。世尊出世,即随顺众生之根机,为其说处中妙理之道。又“非律非不律仪”亦称处中,即既非如一...(术语)杂修有漏无漏之禅定也。杂修者以无漏之力,资有漏之定力也。五净居天为纯圣之依处,但第四禅之有漏定,不得...(名数)大海有八德,以譬戒律。...【外门同行相应】 p0493 杂集论五卷十七页云:又有外门同行相应。谓多分欲界系心心所。...亦名:酒有三十五失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菩萨戒云,酒生过失无量。且据智论,具列三十五失:一、现财物虚竭;...【八句义】 p0070 入阿毗达磨论上一页云:谓善逝宗有八句义。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六、虚空,...子题:界分深根、深根、群迷、界分、超凡趣圣功由羯磨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僧为秉御之人。所统其唯羯磨。方能拔...(一)为重空三昧之异称。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参阅“重空三昧”3983) (二)又作正觉三昧、...(杂语)就寝也。日用轨范曰:候首座开枕后,困重者就寝。...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各位法师,居士,今天是全世界最吉祥而又最喜庆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娑婆世界的纪念日,...经常会看到一些感人的文章,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正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向佛的朋...
一、古代放生与现代放生之乱象 据经典记载,救护生命是佛陀教导的护生理念。当一些动物碰到生命危险时,正好被出家...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瞋心。 生气、瞋恨,就像我们心中的一把火,它能够将我们...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菩萨戒本经》 ) 若菩萨包含在家...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
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连和他们见面说话的机会...
清净三业
【三藏法数】
[出缨珞经] 经云。须菩提。问佛色身。佛即以三业答之。(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又云善现。)一身行清净谓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诸不善法。是名身业清净。二口言真诚谓凡所言说。真实诚信。永离邪妄之语。是名口业清净。三意专向道谓收摄身心。常居寂定。无他异念。是名意业清净。
上篇:三种示导 | 下篇:三种忍行 |
【语行】 p1282 如行差别中说。 二解 如行有三种中说。 三解 瑜伽八十卷十六页云:又于相庆慰时,远离五种过失;应...
四问
生得慧
处中
杂修静虑
八德
外门同行相应
饮酒三十五失
八句义
羯磨功能
大空三昧
开枕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文珠法师《人应有的责任》
只要多说一句话,就能种下很多善果

积极护生,如法放生

天下第一大傻瓜

修行人不可耽乐睡眠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不生退怯厌倦,如是发心才名之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