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又云四圣谛。苦集灭道之四谛也。其理真正,故云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云圣谛。涅槃经十五曰:我昔与汝等,...指与生俱起的自然之善。与“加行善”对称。即非由功力而任运成就之有漏善心。大毗婆沙论卷一四四谓善有加行得、离染...梵语 āyatana,巴利语同。音译阿耶怛那。处,旧译为入。为心、心所生长门之义。心王、心所以处为所依,缘处而生长...(名数)外道十八明处中有八论:一、肩亡婆论,简释诸法之是非者。二、那邪毗萨多论,明诸法之道理者。三、伊底呵婆...【外道弟子三种】 p0492 瑜伽九十六卷六页云:复次于外道处外道弟子,各别见趣广施设中,略有三种由忍见依差别可得...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先不知;若无虫想;若虫粗,触水使去;若漉水饮用者,无犯。”(含注戒本卷中·二...【八种施】 p0069 集异门论十八卷二页云:八种施者:云何为八?答:一、随至施。二、怖畏施。三、报恩施。四、求报...亦名:僧尼二众不得互作羯磨除三法 资持记释云:“问互作中,以僧尼位别,不容参滥,故须简示。答中,初,明尼为僧...梵语 mahā-sajgha,sabhā 或 mahā-sabhā,巴利语同。意译多数之众。一般指比丘等多人集会。又对上座长老而言,年...(术语)详记器物之数目也。敕修清规送亡板帐式曰:开具内,几贯文。...(人名)晋道安之名号。佛祖通载七曰:安左臂有肉,方寸许,隆起如印,时号印手菩萨。广弘明集二十曰:或称印手,高...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1、已经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为何又制订准提施食法,其原因为何? 答:准提施食法与一般施食仪轨是一样的.只是在...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十业道诸位知道:身有三种杀、盗、淫;口有四种两舌、绮语、妄语...
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 在每一次这样迁徙的生命过程当中,都要经历爱别离的苦,亲爱的人要离别就会流眼泪,在这...
疏文:而于其中,复出念佛一门。不论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熟,方乃会之归实。但往生者,即得不退...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详细,有部经叫《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里面宣讲了供...
印祖曾经高度赞叹彻悟大师法语:红螺示众法语,皆可以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学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谁不俯...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皈依灵鹫寺的从法师。十四岁受具足戒,前往东山承天寺,学法于...
于诸女色,心无染着。凡夫颠倒,为欲所醉,耽荒迷乱,不知其过,如捉花茎,不悟毒蛇。 智人观之,毒蛇之口,熊豹之...
三种示导
【三藏法数】
[出般若经] 示。开示。导。引导。谓菩萨见诸有情。在地狱中受极苦报。即起拯济之心。故有三种示导也。一神变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故现神通之力。灭除汤火刀剑种种苦具。令诸众生藉此神变。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神变示导。二记说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而于众生念念记忆不忘。而为说法。令诸众生藉此法力。从地狱出。生天人中。受诸快乐。是为记说示导。三教诫示导谓菩萨悯彼地狱之苦。即发慈悲喜舍之心。说法教诫。令诸众生藉此教诫。从地狱出。生天人中
上篇:三应供养 | 下篇:清净三业 |
【厌】 p1274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何等为厌?谓由于彼,深见过患,弃背为性。此复三种。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
四真谛
生得善
处
八论
外道弟子三种
饮虫水戒开缘
八种施
羯磨僧尼不得互作除三法
大众
开具
印手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施食法问答集

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持名念佛,殊恩中之殊也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钱伊庵居士的深憾事与护法心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