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āyatana,巴利语同。音译阿耶怛那。处,旧译为入。为心、心所生长门之义。心王、心所以处为所依,缘处而生长,若离处,则不得生长。一切诸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其中六根、六境合为十二处。亦即指以六根为所依、六境为所缘,根与境为能生长心、心所作用之处所,故称十二处或十二入。法界次第卷上载,旧译入者,为“涉入”之义,根、尘(即境)相对则产生“识”,故识系依根、尘而为“能入”,根、尘即是识之“所入”。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三除列生门之义,更举生路、藏、仓、经、杀处、田、池、流、海、白、净等十一义。[俱舍论卷一、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阅“三科”589) p47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334-416) 1、东晋高僧,居庐山,创立莲社,弘扬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俗姓贾,为...(术语)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闇众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因明用语。又称四违、四相违因、四相违过。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因十四过之最后四项。即立论过程中,所立之因(理由)...(术语)能立与能破也。以宗因喻之三支,成立自义,谓之能立。就敌者所立之三支,指斥其过非,谓之能破。能立能破皆...【论圆满】 p1329 瑜伽八十卷十六页云:云何由五种相,名论圆满?谓若由此相宣说,若是宣说,若所宣说,若如是宣说...(人名)日本人,入唐谒玄奘三藏,三藏加意教诲。告曰:经论文博,劳多功少,我有禅宗,汝可承此法传于东土。昭喜修...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结束后,比丘新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记述安居结束后,比丘...【身财圆满及身财下劣】 p0679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世尊!如世尊说:如来、菩萨、威德住持;令诸众生、于...指四谛智、法智、比智。四谛智即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乃了知三界苦、集、灭、道四谛之智。法智乃观欲界四谛之智...Fahuaxunyi 佛教论著。全称《妙法莲华经玄义》。与《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合称天台三大部。天台宗基本理论...【涅槃八味】 涅槃,大灭度之义;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乃三德之秘密理藏,在诸佛为不增,在众生...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寺院过堂的居士都会看到,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奉请十方诸佛菩萨临斋,然后会有一位师父拿着小刀和小手,从...我们的身心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没有五蕴皆空的智慧,就会执著五蕴所构成的自我,持续不断地产生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佛法有了真实的了解,能勘破死亡的阴霾,穿越时空的限隔,对生死都能坦然面对,无所畏...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生机械心;少有阻碍,生嗔恨心;欲情颠倒,生贪著心;羡人之有...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什么东西呢?般若就是一切生命的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共相。假...第一:广发弘誓愿: 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第二:常居南海愿: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观世音。 第三...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出家师父。今天我们来到的这个寺院叫做圆通禅林,俗称又叫望海...
处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华顶要略 | 下篇:处中 |
【四种诸烦恼断】 p0454 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修习道果诸烦恼断。一、见所断烦恼断。二、修所断下分结上中品...
慧远
开悟
四相违
立破
论圆满
道昭
受新岁经
身财圆满及身财下劣
六智
法华玄义
涅槃八味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圣严法师《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古代禅师们奇特的圆寂方式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
一辈子不认识自己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观音菩萨的十二大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