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又称四违、四相违因、四相违过。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因十四过之最后四项。即立论过程中,所立之因(理由)与所立宗(命题)之主词与宾词相互矛盾所产生之过误;若犯此过误,非但不能证明自己所提出的宗之正确性,反而证成对方之宗。此类过误计有四种:(一)法自相相违因(梵 dharma-svarūpa-viruddha-hetu),“法”系指宗之后陈(宾词)。此一过误系由因与宗之宾词所含之意义相互矛盾而产生。(二)法差别相违因(梵 dharma-vi?esa-viruddha-hetu),此系立者(立论者)于立宗、因时,用“二等意许差别”(暧昧不明之言语)以欺瞒敌者(问难者),结果却导致不能证明自己所乐为之宗,反而成立自己所不欲认可之宗之过误。(三)有法自相相违因(梵 dharmi-svarūpa-viruddha-hetu),“有法”系指宗之前陈(主词)。此系立者所立因与宗之主词相互矛盾而产生之过误;若犯此过误,非但不能证成自己提出之宗,反而被敌者用来成立足以反驳自己之宗。(四)有法差别相违因(梵 dharmi-vi?esa-viruddha-hetu),此系所立之因与宗于宜发生关系之“同品”不发生关系,反而关系到不应发生关系之“异品”所产生之过误。[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参阅“因明”2276) p17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因明入正理论】 印度商羯罗主造,唐代玄奘译,全一卷。作者商羯罗主,是陈那论师的弟子,因陈那所著之‘因明正理...(术语)诸佛大慈之光明也。赞阿弥陀佛偈曰:慈光遐被施安乐。...禅林用语。又作转凡入圣。与“转迷开悟”同义。谓转凡夫迷妄之状态而入于圣者开悟之境界。(参阅“转迷开悟”6622)...谓多人在前世造同一种业,而于今世遭受相同之果报。另据俱舍论卷十七之说,众生于其一生中,造诸多善恶邪正之业,其...【不净所缘】 p0325 瑜伽二十六卷十九页云:云何不净所缘?谓略说有六种不净。一、朽秽不净。二、苦恼不净。三、下...莲华藏世界的简称,是释迦如来真身毗卢舍那佛净土之名。佛经说,在风轮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莲华,此莲华中含藏著微尘...(术语)阿弥陀佛也。具广大集会之德,故有此名。十方众生往生集于极乐,其法会盛大,全为弥陀之德故也。...梵名 Pippalī-guhā,巴利名 Pipalī-guhā 或 Pipphalī-guhā。乃位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之石窟。又作宾波罗窟、卑...梵语 antara-kalpa。指提婆达多受地狱苦报之期间,或指释尊一劫之寿限。一小劫之长短,诸经所说不一,依俱舍论卷十...僧侣之职称。即从事有关寺院、法会以及僧侣之管理等事之职务,如:三纲、讲师、读师、五师、十师、内供奉十禅师、护...(人名)又作舍那婆私。比丘名。...《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他的母亲去世后二十一天,梦见亡母哭著对他说:我因为在阳间造恶业,被泰山府君羁押,日夜受苦难...
疠疾获瘳 齐代高僧僧远法师,常住梁州薛寺。法师平日不修细行,跟俗人往来密切,饮食荤素。 一天,忽然梦到神人咬牙...眼观色、起心动念;耳听歌舞倡伎。眼看舞,耳听唱,戴香华鬘、香涂身种种的,都是人假相,哪有些真的!众生就执着。...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全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他贪爱色身的快意舒适,每日饱食后...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并非念佛等死。弥陀名号有无量德,称名则具德灭罪增福,以名...一、修行功夫贵恒常 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子们在灵岩山寺打佛七,日日跟着维那、悦众师父们精进用功,太...○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怅然靡所依也。夫百年须臾耳,身家妻子之谋日固,悲欢得失荣辱...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深、信得不真呢?是因为我们理解得不够。有的人不注重形式,觉...
四相违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相约位 | 下篇:四胎相 |
【根根】 p0921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三页云:三者、根根。与恶行根、及寻思根、为根本故;说名根根。又云:欲等三...
因明入正理论
慈光
转凡为圣
一业所感
不净所缘
华藏世界
广大会
毕钵罗窟
小劫
僧职
舍那婆修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范仲淹诵经救母

三则高僧感应事迹
忏云法师谈欲念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净土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