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一情欲,欲界众生,多于男女情爱之境起贪欲,谓之情欲。二色欲,欲界众生多于男女娇美等之色起贪欲,谓之色...指得生净土之八法。即维摩居士应答众香国菩萨之请问,谓于此土成就八法而得生净土。八法即:(一)饶益众生不望回报,...(经名)一卷,后汉唐孟详译。众声喧闹,佛不许见,因诸天之请佛召见之。出增一阿含经马王品。...(648~734)唐代净众宗僧。绵州(四川)浮城人,俗姓唐。又称唐和尚、唐禅师。然宋高僧传载其俗姓为周。家系世代为...(物名)杂种种之妙华而为云形者。观无量寿经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外道不断我语取】 p0493 大毗婆沙论三十三卷二十二页云:何缘外道但有施设断知三取,非我语取?此问外道亦能少分...亦名:不饮酒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饮酒戒五十一。凡酒为毒水,饮则成患。令人志性猖狂,广起诸...【八行观】 p007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八行观耶?一者、谛实故。二者、安住故。三者、过失故。四者、功...子题:四分羯磨加减不成、僧祇十诵羯磨加得成就减则不成、中间羯磨、求听羯磨 行事钞·诸部别行篇:“圣法通局。 四...乃密教大金刚无胜三昧之异名,为金刚手菩萨所入之三昧。与 (hūj,吽)字相应。大日经疏卷十(大三九·六八二中)...(术语)教法开始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以如来为开法大师。迦叶已下为佛法圣僧。尘露章曰:如来是开法导师。迦叶乃...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缺失,病态的心理是一个世俗凡夫的正常现象。刚刚接触到佛...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以后,我自然选择的是素食。这并非因为信仰,我只是回归了自己的天性。肉食于我,才是痛苦又无奈的...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识。知识在今天的社会学里面,是指某种专门的学问。但是在佛...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遍垂怜; 欲知感应玄妙义,试看一月印千川。 南无观世音菩萨,今天,我们褒禅寺观音佛七正...
面对今日社会种种纷诤、不安、惶惑等乱象,我们要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呢?其实,世间的事情都是相对的,可...
净土宗初学者,你如果能够拜佛是最好,我觉得拜佛对初学者比念佛好,因为你有身业的礼拜。如果只有忆佛念佛,只有口...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
问: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的法理解释,那么净土法门能解释通途法门吗?请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大安...
三种忍行
【三藏法数】
[出诸经要集] 一身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恡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二口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鬭诤。是名口忍行。三意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嗔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上篇:清净三业 | 下篇:三胜学 |
【漏】 p1283 瑜伽八卷六页云:流动其心,故名为漏。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能出生当来生故,说名为漏。 三...
四欲
生净土八法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处寂
杂华云
外道不断我语取
饮酒戒制意
八行观
羯磨加减本宗他部不同
大空行三昧
开法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初学佛的误区
素食让我回归天性

如何依止善知识

怎样得到观音菩萨的感应,使事情能够如愿呢

转纷诤为正义.化戾气为祥和

净土初学者能够拜佛是最好的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与坚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