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书名)一卷,陈那菩萨造,唐玄奘译。以因明三支之法,说明心外之所缘缘非有,心内之所缘缘非无者。注释如下:观所...十甘露明的简称,又叫做十甘露咒、甘露陀罗尼咒、无量寿根本陀罗尼,即阿弥陀佛的大咒。...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众生寿命未尽而遭横死之九种原因,此即:不应饭、不量饭、不习饭...(785~861)新罗僧。朝鲜佛教禅门九山桐里山派之祖。又称惠哲、慧哲。庆州人。字体空。宪德王六年(814)来唐,师...(术语)对于世间之称。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涅槃之法为出世间。即苦集二谛,世间也,灭道二谛,出世间也。法华经譬...指佛祖之大道,唯有修行而开悟者,方能知之,非他人所可窥测。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大九·一八四上):“菩萨于净...(物名)僧之税钱也。宋高僧传八(神会传)曰:十四年,范阳安禄山举兵内向。两京板荡,驾幸巴蜀。副元帅郭子仪,率...(一)于密教,对学德俱佳之弟子,令其人传法灌顶坛,以得阿阇梨位之灌顶。又作传法灌顶、得阿阇梨位灌顶、传教灌顶、...(譬喻)自在天面上之三目,以譬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之不纵不横不一。...(人名)Prajā,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术语)Prajā,又作班若、波若、钵若、...亦名:受食法六种、六种受食法 子题:器食相对受食法、身心相对受食法、单心无对受食法、连绊触碍受食法、心境相当...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志心瞻...
每个人都想认识自我,但要认识哪个我呢?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既非同一人,亦非另一人。 夜里,一位老和尚在寺院...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观照力,偈颂二是偏重在善业力。 颂一: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如来是什么意思?《金刚经》上面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简称《占察经》;《地藏...一个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时确诊并实施有效治疗,学佛也是这样。佛慈悲应世,讲经说法浩如烟海,简单讲八万四千法门...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有名的大德。但是过了几天,人们所说的大德,在他的眼中,觉得...
阿罗汉三义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谓三界生死已尽。是为无生。无法可学。是为无学。或言不翻者。名含三义故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一杀贼贼即见思惑也。以其劫入功德之财。夺人智慧之命。故名为贼。阿罗汉能断三界见思之惑。故名杀贼。二不生不生即无生也。谓阿罗汉即断见思惑尽。更不受三界生。故名不生。三应供谓阿罗汉智断功德既已具足。应受人天供养。故名应供。(智谓得漏尽智。断谓断三界见思惑尽也。)
上篇:三人观十二因缘 | 下篇:三迦叶 |
(术语)谓爱亲憎怨也。八十华严经二十八曰:愿一切众生,舍爱憎心,断贪恚结。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观一切,普皆平...
观所缘缘论
甘露咒
九横经
慧彻
出世间
唯独自明了
香水钱
受职灌顶
三目
般若
不受食戒受食法六种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找到那个真的我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修行要勇于对治自己的习气
